北京2022年冬奥会即将到来,一则新能源应用新闻引人注目:冬奥会期间将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投入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提供交通服务保障。这是氢能源日益广泛应用的一个缩影。
时值“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出一周年以及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启动之际,中国氢能联盟发布《可再生氢100行动倡议》,力争到 2030年实现国内可再生能源制氢装机规模达到100吉瓦。
加氢站把氢气压缩到350公斤或700公斤的高压储罐里;这么高压力的车载储氢罐,因钢材太重,只好用碳纤维,而碳纤维价格很高;并且在压缩氢气的过程中,本身就会损耗很多能量。
2017年III型瓶国家标准GB/T 35544-2017《车用压缩铝内胆揣纤维全缠绕气瓶》颁布,III型储氢瓶得到应用并国产化且相对成熟,主流储氢瓶企业7-8家,产品从35MPa到70MPa,水容积也逐渐增大
15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投用,该站是由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大连盛港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综合加能站升级而来,每天可产出1000公斤99.999%高纯度氢气。
“十四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5%以上,清洁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提高到25%左右。
据《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预计,到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车辆将达到1万辆;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比重约5%,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更新了年初发布的《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更新后的白皮书显示,2023年上半年,钠离子电池在产品研发、产能建设、产业链培养、客户验证、良品率的提升以及示范项目的推广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源市场规模可达2.5万亿美元。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日本在能源安全方面一直存在危机感。早在石油危机发生的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就开始关注氢技术研发。
骥翀氢能创始人、董事长付宇天眼查信息显示,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法定代表人为付宇,是一家专注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电堆研发和产业化的科技公司。
尽管氢气的燃烧本身不产生二氧化碳,但是,纯氢在自然中并不独立存在,全球目前的氢气产量中,近99%的氢气制造仍然高度依赖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其中来自天然气的氢气产量占到76%。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