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在能源转型和迈向碳中和目标中,被很多国家视为“明星”清洁能源。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近年基本都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氢能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近年来,我省坚持把发展氢能作为调优能源结构重要引擎,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推进制氢、储氢、加氢等全产业链发展。
以制氢环节为例,目前主要包括煤炭气化、天然气、甲醇重整、水电解等制氢方法。未来,“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将成大规模制氢发展趋势。同时,中国燃料电池车产量逐年增加。
有关方面一致表示,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技术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涉氢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3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
近年来,我市立足氢能资源丰富、制取储运技术成熟,特别是燃料电池膜技术国际领先的基础优势,将氢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号工程”超前谋划,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等一批引领性项目相继落户,氢燃料电池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记者从浙江省能源集团了解到,目前浙能集团正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联手,积极开展氢能利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今年底,液氢全产业链示范项目有望在嘉兴落成。今后,使用氢能的汽车,能耗成本有望接近汽油车。
此外,燃料电池在功率和续航时间要求非常高的领域(如重型矿用卡车等)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同样,氢能在列车、海运和航空领域也在不断发展。
2020-01-07 09:30:36 一财网2019年年初至今,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此背景下,作为产业链下游的加氢站的数量正在水涨船高。
据了解,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一直采取对消费者给予购置补贴的方式,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截至今年7月,我国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过7200辆,建成加氢站约80座,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明显提高。
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燃料电池系统(14家)、氢制备(12家)、燃料电池电堆(9家)、阀门管路(9家),这与当前国内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契合。
随着“2060年碳中和”任务的提出,氢能似乎成为实现终端燃料脱碳的最终解,又增添了其讨论的热度。那么,我国的氢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制氢和用氢将分别向什么方向发展?氢能将在未来能源体系中担任什么角色?
2019-06-27 08:27:20 澎湃新闻6月26日,中国氢能联盟在山东潍坊发布了《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该白皮书由国家能源集团、同济大学、钢研集团、潍柴动力等30多家国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大型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历时
半岛记者从会上获悉,山东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14%,我省已基本完成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下一步着力建设济南“中国氢谷”、青岛“东方氢岛”两大高地。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