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河北:力争2020年 | 耗时 51 ms

近期可申报项目汇总(2024第12期 总第18期) | 更新至20247月11日

:20247月31日2、工信部|关于开展“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的通知截止时间:20247月31日3、工信部|关于组织开展2024度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的通知截止时间:2024

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贡献智慧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的部署要求,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这一柳州首选战略方向,广泛凝聚全市各界人士的思想共识、充分汇聚各方智慧

上半柳州螺蛳粉产业稳步发展 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355亿元 同比增长7.7%

(资料图片)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7月31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1月至6月,柳州螺蛳粉产业稳步发展,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355.21亿元,同比增长7.7%。

关于开展2024度柳州市工程系列高中初级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开展2024度柳州市工程系列高中初级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评审管理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桂人社规〔2021

2024-07-03

释放消费潜,柳州促消费系列活动全面展开!

为进一步释放消费潜,2024广西“33消费节”、广西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系列活动在柳州全面展开。

《关于大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政策解读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大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经济参考报》头版 聚焦柳州欧维姆 500兆帕背后的“神”突破

一束钢索的“神”能有多大?在柳工集团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欧维姆”)缆索车间,整齐排列的放线盘同频转动,一根根小拇指粗的钢线在牵引机的引导下,被集束成一根拉索。

出圈出彩 向海图强 东风柳汽不断讲好出海故事助“名企外宣”

(图片由东风柳汽提供)近来,东风柳汽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建设实践中,积极探索“名企外宣”模式,通过强化企业对外宣传,提高企业整体曝光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努讲好柳汽故事,并入选柳州市“名企外宣”工作室成员

广西2024度职称评审工作启动

除银行、保险公司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的分支机构外,申报人不得选择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作为申报单位。

我市将落实落细一揽子政策举措 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近来,广西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增加,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达43万人,同比增加3.4万人。

我市将落实落细一揽子政策举措 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近来,广西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增加,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达43万人,同比增加3.4万人。

我市将落实落细一揽子政策举措 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近来,广西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增加,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达43万人,同比增加3.4万人。

柳州3家企业挂上“国”字招牌 “传帮带”搭梯架桥 助技能人才培养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近日,人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23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单位备案名单,我市3家企业上榜。

企业新增岗位、吸纳脱贫劳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享受哪些补贴政策?

企业吸纳脱贫劳动(含监测帮扶对象)就业可以申请带动就业补贴吗?

《广西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助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措施》解读

近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实施《广西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助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措施》,为便于理解政策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相关问题解读如下。

深耕工业沃土 推进媒体融合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舆论支撑

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耕柳州工业沃土,推进媒体融合,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建设制造强市提供有舆论支撑。

协同增长 共拓全球市场 环球新材国际又开启收购业务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自去并购韩国CQV后,近日,环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球新材国际)又开启收购业务,与德国默克集团(以下简称默克)订立协议,以6.65亿欧元,相当于约51.87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默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关于2024拟支持产业化项目清单的公示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4拟支持产业化项目清单的公示为贯彻落实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重大产业决策部署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行动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桂政办发

2024-08-08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大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有支撑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