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为何如此热?氢能未来的前景如何?对于已经进圈和即将进圈的企业来说,又有哪些期待?在12月4日举行的“氢能产业链专题论坛”上,与会专家与企业就氢能的未来发展共话蓝图。
2020年,南海区将继续强化氢能发展的基础,促进重大项目落地,攻克技术、人才、标准等重点问题。氢能研究院和省级实验室先后落户“佛山南海引领中国氢能经济,助力绿色发展。”
目前工业制氢技术主要是利用石化能源制氢,从长远考虑,应关注和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制氢。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无 环 境 污 染, 因 此,氢能被视为 21 世纪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清洁 能源。
日报消息(通讯员覃雅曼、韦喜)5月17日至22日,柳江区委书记玉秋静率考察组赴北京市,山西省大同市,浙江省慈溪市、温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开展招商考察,聚焦新能源、智能家电、石材加工等产业,拜访重点企业与商会
1、中国多地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布局2050年国内产值有望超10万亿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氢气产量超过2000万吨,产能约2500万吨,是全球第一大氢气生产国。
2019-08-20 08:54:55 石家庄新闻网 作者: 马冬胜 19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河北省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于8月12日正式印发实施。
2019-12-25 08:36:46 人民政协网 作者: 李元丽 “收到来自国家能源局对《关于在新疆支持和促进氢能源产业发展》的提案回复,我很高兴,也很满意,新疆的氢能源产业未来可期
2021-05-24 13:05:01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 作者: 张金梦 23日,山东省最大加氢站——山东泰山钢铁集团加氢母站在山东济南莱芜区投产运行。
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将达到12万亿元。不过,氢能未来前途一片光明,但道路却注定十分曲折。
本次峰会以“引领氢能示范应用·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集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家的智慧,搭建国际化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在政策、技术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创新探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各领域各行业可再生能源替代,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全市新能源产销量超越燃油车”“多家车企出口创新高”“零部件受越南青睐”“无人驾驶产品丰富”“‘柳产人形机器人’造‘柳产车’”……今年以来,我市汽车产业多点开花,从技术、智造到产品,都迸发出旺盛的创新活力
2021-06-18 08:45:55 人民日报 作者: 罗艾桦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日前宣布出台“氢能10条”2.0版,希望吸引更多国内外氢能领域头部企业落户,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关于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厅联节函〔2024〕49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能源主管部门:现将《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持续深化“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以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专精特新发展为重点,综合提升中小企业能力素质
方案提出,北京将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2023年前,实现氢能技术创新“从1到10”的跨越,培育5-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全球范围内有大量氢能项目正在筹备中。能源、化工、制造企业之间的跨界氢能合作蓬勃兴起。氢燃料电池汽车投放市场,氢动力火车、船舶、卡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研发掀起热潮。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