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汽车行业 | 耗时 24 ms

新能源推广实地调查

当前,新能源年产销量已经突破百万辆,消费者认知也已经发生变化,新能源推广模式应该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而变化,更值得内思考与讨论。

2019-08-27

甲醇规模化推广底气更足

  每公里出成本下降三分之一,碳排放量比传统辆大幅减少,生产原料源源不断……当传统工原材料甲醇的腐蚀性、低温冷启动等问题被克服后,作为燃料加注到中,便开辟出了新能源的“新赛道”。  

2022-07-15

新能源如何穿越“破晓”时刻

在汪正胜看来,市场渗透率达到5%是一个瓶颈突破期,突破之后新能源的发展会越来越快。数据显示,目前新能源在中国产链布局完善、结构相对合理,技术水平逐步增强。

2020-08-12

氢燃料电池进博会“斗艳”

凭借清洁、储量大、能量转换率高、运稳定等优势,氢能被现代工视为最理想、潜力最大的新能源。氢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的主要技术路径之一,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

2020-11-09

中国电池能杀死欧洲

首先,电动的利润构成,逼迫欧洲必须自建电池生产力,欧美发达国家一直占据全球链的顶端,而获得高额利润,对于产布局向来以利润高下来做取舍。

2019-06-17

首批新能源电池退役潮来了 回收企却“吃不饱”?

新能源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只是刘功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小难题,却是中国新能源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大课题。在政策、资本等多种力量的助推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可谓一路狂奔。

2021-11-16

中国一董事长徐留平撰文:加快发展新能源

现在中国也成了“轮上的国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梦、中国梦紧紧交融、相映生辉,但产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大而不强”。

2019-11-25

吉利预上市的氢能“风向标”

当前,正面临着较大变局,包括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及共享出等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商模式创新将深度影响未来走向。吉利正在这方面展开技术探索与布局。

2020-09-04

协:一季度新能源销量达51.5万辆

2021-04-12 09:50:47 盖世   作者: 雷云  4月9日,中国协会(以下简称“中协”)发布了最新一期的产销数据,2021年3月,中国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较快增长

2021-07-08

新能源亟须突破关键“瓶颈”

,以苹果、阿里、百度、小米为代表的国内外互联网企强势进入智能新能源列,受到内外的广泛关注。

2021-07-08

新能源安全性再受拷问

要解决新能源安全问题,一方面需要相关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幅提升企违规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提升新能源安全使用意识。

2019-05-30

美国计划深度调整电动链 预计投入1410亿美元

2020-06-03 10:31:57 腾讯   作者: 天宝  据彭博社报道,面对当下电动市场现状,美国国内相关各方,包括电动制造商、充电设施供应商、公用事公司等等都在要求或者已经对电动的基础设施进调整改进

2020-06-03

奥迪将与中国一成立合资企生产多款全电动

2020-10-20 11:22:58 PV-Tech每日光伏新闻德国豪华制造商奥迪宣布,公司已与中国国有中国一签署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电动的谅解备忘录。

2020-10-21

打通氢能产链成为关键 燃料电池发展是系统化工程

中国电动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面对百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变革,在燃料电池上也要搭上这班,否则将错失走向强国的战略机遇。

2019-10-21

协董扬:解决电动充电难,无需“一一桩”

2019-04-03 09:20:14 澎湃新闻截至2018年底,中国新能源的保有量达到261万辆。不过对不少新能源主来说,路上电量不足时,常会遇到找不到充电设施、充电设备不匹配等问题。

2019-04-03

广长城加码氢燃料电池 “由商转乘”尚需磨合期

此前,我国氢燃料电池的推广主要集中于商用层面,虽然也有部分企在乘用领域试水,但却迟迟未能打开局面。如今,广集团、长城企在氢燃料电池乘用的加码,能否引发这一领域的格局变化?

2020-08-06

新能源如何借好“政策东风”

,“各地不得对新能源、限购,已实的应当取消”。

2019-06-12

协发布《新能源安全倡议书》 聚焦安全监管

和信息化部、中国协会、中国工程学会相关领导,以及部分整、动力电池企、充电运营企代表近60人参加了会议。

2019-06-25

大力推进自动化生产 助力绿色发展

昨日,在北部生态新区智能电网产园的轾驱新能源(柳州)有限公司新能源电驱动总成间,工人在调试生产线。整条自动生产线从上料到产品总成下线,运用了多台工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率达到了近70%。

正面PK燃油,新能源呼唤更多创新

从消费者到内专家再到企高管,几乎每个人都看好新能源,但这背后其实还有一个痛点——电池成本高昂而性能衰减过快。

2020-08-2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