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汽车用钢 | 耗时 20 ms

集团首次召开海外市场推介会 “云商务”向海外客商推介“柳造”

今报柳州讯(记者黎静 实习生滕运)为进一步推进海外市场发展,2月28日,在一众境内外铁贸易商、大中型终端户的关注下,柳集团和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共同举办“铸铁精品 携四海共赢

柳州新能源配件出口量迅速攀升

 一艘装载出口新能源零配件集装箱的货轮驶离广西钦州港(10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协: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目前已经初步完成

中国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在论坛上透露,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目前已经初步完成,“到目前为止,我国铁行业已初步完成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基本明确了行业的达峰路径、重点任务及降碳潜力

2021-07-19

中国铁行业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谢希瑶)中国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13日说,中国铁行业持续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中国铁行业专利申请数占全球铁工业比例超过60%。  

2023-02-16

上线自主研发的加热炉“氛围控制专家” 降低坯烧损率

2032毫米生产线加热炉出场景。 本文图片均为本报通讯员 杨 摄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通讯员刘珍)轧是个技术活,对坯加热的火候要求极高。你知道如何实现坯精准加热吗?

东风柳新增一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为年轻人搭建向上攀登的通道

开展培训(东风柳供图)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23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单位备案名单,东风柳全勇技能大师工作室榜上有名。

我市大力推进公共领域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 相关实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见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市场应为导向,创新辆应场景,推动柳州市完成各项试点建设目标,打造公共领域辆电动化发展“柳州模式”。

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合推动铁制造数字化转型

希望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合作,拓宽合作领域,让华为技术服务好铁企业各个领域,将IT技术运铁产业当中,为我国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华为贡献。

材企业“火力全开”赶订单

昨日,在位于柳北区的广西万腾结构有限公司生产间,公司副总经理肖勇国感叹地说,进入11月,企业开启生产加速模式,以完成客户1300吨的订单。

工业线材成为品种市场“拳头产品” 7个多月销量超去年全年

工业线材装运现场 (图片由柳集团提供)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通讯员秦智)8月17日,记者从柳集团获悉,截至8月上旬,该集团生产的工业线材累计销售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创造年度销售纪录。

他们,传递青春“”能量——记广西铁棒线厂青年突击队的那些感人故事

在广西铁棒线厂建设期间,有一支朝气蓬勃的青年突击队来到曾经一片荒芜的海边,面对“急、难、险、重”的建设任务,这支由262名成员组成、平均年龄仅25岁的青年突击队迎着朝霞踏着晚风,投入到“精品长材接力棒

昂首阔步“智造”路——柳科技创新工作扫描

其中,“高炉喷煤评价体系研发及应”获得冶金科协技术一等奖,“高等级冷轧的研制开发与产业化”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转炉煤气HLG干法深度净化与烟尘原位回集成技术与应”获环境保护技术二等奖。

新能源加速奔跑 新产业矩阵加快形成

五菱的智能化新能源生产线。12月6日,记者从上五菱获悉,五菱宏光MINIEV系列型累计销量突破140万辆,11月销量达3.8万辆,销量再攀高峰。

跨界合作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校友产业协会来柳,与东风柳围绕“龙行工程”战略落地与新能源物流生态体系建设共同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2025-04-15

集团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近千亿元利润超九十亿元绿色发展创造金色价值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近千亿元的柳州企是怎样“炼”成的?面对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运输成本和电价处于相对高位等不利因素,柳集团向技术管理要效益,绿色发展创造金色价值。

铁行业首个固定式加氢示范站投入运行

该加氢示范站位于河厂区内,日加注能力为500公斤,具备35兆帕和70兆帕双压力,实现了燃料电池加氢和氢气长管拖充装,能够为近20辆49吨氢燃料电池重卡提供加注服务。

2020-09-0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关于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实施方案》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关于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厅联节函〔2024〕49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能源主管部门:现将《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实施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优质企业借中长期外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支持优质企业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外债资金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积极作,现就优质企业借中长期外债(以下简称“借外债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