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汽车机械 | 耗时 17 ms

特斯拉:伪装成公司的科技公司

面对消费者的里程焦虑,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在欧洲电池大会上表示,特斯拉的长续航型目前已经拥有了600km的续航能力,而700km续航的技术也正在开发,很快就能与大家见面。

2021-01-21

新能源稳居风口 电电控企业业绩抢眼

截至8月底,新三板28家新能源相关企业中,27家披露了半年报。其中,盈利公司占74%。电电控表现突出今年上半年,虽然市场整体不佳,但新能源一枝独秀。

2019-09-03

制度优势加速上海产业走出去

基地运营公司临港集团大物贸平台总经理助理阮海一说,未来基地将进一步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上海建设成为世界级产业中心。  

2023-04-25

今年柳州博会会期确定分两阶段举行 科技成果+国际合作亮点多

本届柳州博会主题是“产业合作 互利共赢”,第一阶段为及工程展,第二阶段为零部件展暨床(智能制造)和工业器人展览会。

每半年认定一次的柳州市国家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公布上半年31家企业入围

日报消息(记者粟桂利)每半年认定一次的柳州市国家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2020年上半年有31家企业入围。近日从柳州市国家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办公室了解到,本次入围企业较上一轮认定,增加了3家。

重要性日益提升 芯片产业迎来全新遇期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等技术加速演进,芯片在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2022-11-23

“空中农夫”精准喷药“以一当五”我市推动农业全程化从地面向空中延伸

无人洒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化植保方法,一台植保无人能顶5个成年劳动力,一天就能完成50亩的喷药作业,是人工喷药效率的几十倍。

稳中求进实现逆势突围——广西集团连续4年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

2019年,面对市场下行压力,广西集团稳中求进、逆势突围,转型升级抢占发展先,智能制造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国际化视野实现合作共赢。积极转型升级赢得市场。

柳工主导编制的3项电动工程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填补行业空白 助力低碳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通讯员卢静)8月5日,电动工程标准稳链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召开。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首批7项电动工程国家标准。

复工保障战“疫”需要东风柳首批45辆环卫防疫支援湖北

日报消息(记者荣瑶、通讯员张毅)2月22日,东风柳商用基地陆续发出首批45辆环卫防疫,用以支援湖北城区街道、公共场所的防疫消毒工作,其余订单将于3月上旬交付。

沃尔沃和吉利宣布合并!

,降低成本领克将充分利用沃尔沃海外渠道和售后网络,逐步服务全球用户双方保持现有独立公司架构根据合作共识内容,吉利与沃尔沃将围绕新四化前瞻技术,在动力总成、三电技术、高度自动驾驶等业务领域进行合并及协作

2021-02-25

新能源:一场出人意料的井喷

前所未有的狂热席卷了新能源行业,但是,身处其中的人们又感受到比以往更强的危感和焦虑感。2021年,新能源及其产业链上下游吸引了市场中的海量热钱与高度关注。

2022-01-04

智能加速商业化落地,尚有哪些问题待解?

5G加持,智能驾驶商业化加速落地从技术层面看,正由人工操控的产品逐步向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的智能产品转变。

2020-06-11

工信部松绑新能源 技术标准门槛或将降低

新能源的技术标准门槛或将降低,业界也期待借此会能够为低迷的市提供一针“强心剂”。

2020-02-25

多地密集出台碳达峰方案 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近期,不少地区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并对领域碳达峰工作作出具体规划。业内人士表示,各地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将促进行业绿色转型,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政策红利。  

2023-01-29

俄首款Atom电动亮相

俄罗斯Kama公司在莫斯科展示了第一辆电动Atom。该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秒,动力储备为500公里。新产品计划于2025年开始批量生产。

2023-05-23

国产芯片迎新遇 行业市场格局有待重塑

据统计,2022年全球芯片市场规模约为3100亿元。随着持续进行开发及需求不断增长,预计于2030年前,全球芯片市场将超过6000亿元,为参与企业带来重大契。  

2023-07-19

十三部门联合发布促进消费措施 我市新能源产业迎来新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十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要优化限购管理政策,支持老旧更新消费,加快培育二手市场,降低新能源购置使用成本等。

全球动力电池装量回落 比亚迪跌幅最大

16日,国际动力电池市场调研构SNE Research发布了最新一期动力电池市场报告,其显示2019年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量为7.1GWh,相较去年同期下降10.0%,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月度装量首次呈现同比下降态势

2019-10-17

逆风破局——探寻上半年我市工程产业逆势上扬的奥秘

今年上半年,“逆势跑出‘加速度’”成为我市工程产业的关键词。在复工复产、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多管齐下的驱动下,工程行业不断回暖。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