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汽车巨 | 耗时 20 ms

政府要用好氢燃料电池推广“平衡术”

长城总裁王凤英建议,要引导加大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投入;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表示,要加快氢燃料电池产业政策配套。

2021-03-22

新能源! 这些细分领域值得研究

新能源高景气下,市场需求不用多讲。公司核心看点在于深度绑定LG、特斯拉、三星SDI、宁德等头,这是未来市场份额稳定的重点。

2021-02-08

自强,不沿边不沿海的基地——探寻柳州产业精神内涵之四

随着建设广西柳州城的项目上马,一个占地数百平方米的城在柳东新区逐渐成型——最新的宝骏生产基地正在夜以继日地运转,东风柳柳东乘用基地及商用基地也落户于此,并在国内同行业工厂中达领先水平,这给整个柳州工业带来了历史性突破

“从ICU转到普通病房” 蔚来的“中场战事”

除了新蔚来ET7,蔚来也在自动驾驶、动力电池、换电站等技术领域进行布局。在蔚来方面看来,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能力一直使用最新技术,因此这就可以反映出蔚来的体系能力。

2021-01-25

产品线单一、市值最低 理想还能跑多久?

如果把新能源玩家分为三类的话,大致有以特斯拉(TSLA.US)为代表的行业先驱者,正在转型的传统头,还有造新势力创业企业。

2021-07-08

乘联会:11月新能源乘用零售销量37.8万辆 同比增长122.3%

3) 出口:11月新能源出口保持强势增长,特斯拉中国出口21127辆,上乘用的新能源出口6110辆,吉利470辆,长城426辆,比亚迪404辆,其他企新能源出口也正蓄势待发。

2021-12-10

电动、锂电池、太阳能电池 “新三样”领跑外贸出口

“新三样”成为增长新动能近期,上集团旗下运载量最大的滚装船“安吉凤凰号”搭载首批千辆名爵(MG)品牌新,从福建宁德港专属滚装码头驶向墨西哥拉萨罗卡德纳斯港。

2023-05-22

2019全球新能源市“急刹”?

从2019年整体来看,全球新能源销量占整体市的份额从2018年的2.1%提升至2.5%,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之间的销量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

2020-03-02

氢燃料电池“被判”出局 电动成未来主宰?

不过在成本上,氢燃料电池面临的挑战更为大,商用比乘用更重视成本上的问题,但在供应链以及产量形成规模前,氢燃料电池的制造成本以及补能成本都要高于电动。氢与电,只能是对立关系吗?

2022-03-11

雷军造的超能力:有钱!

在小米集团发布的“智能电动业务立项”的公告中,提到了三点核心要素:注意,小米进军智能电动,无论出于对米粉的满足,还是出于保证小米的核心竞争力,该子公司由小米集团全资来做,就是最大的亮点。

2021-03-31

比亚迪本季度将在英国开售电动

据外媒报道,中国制造商头比亚迪将于本季度开始在英国销售,当前电动在英国市场正抢占越来越多的份额。

2023-02-17

新能源动力终极方案走向燃料电池

—上海坤艾新成果或推动行业飞跃发展2019-04-23 13:06:31 中国能源网由于零排放等特点,氢燃料逐渐成为新能源的终极方案,有关燃料电池国产化的呼声也在愈加增大,近期,国家迎来一项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

2019-04-23

一年建1000座换电站,新能源补能大战升级

截至3月22日,小鹏充电站已累计布局2200座,充电桩2.4万根。

2023-04-04

比亚迪王传福:新能源高速增长不会放慢

如今,中国工业更是迈入了“走出去”和“换道超”的新阶段。目前,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了全球市场的前列,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新能源产销第一大国,而比亚迪已成为中国工业的一面旗帜。

2019-10-14

为什么说电动是我们的未来?

2021-01-21 08:18:27 九边从几年前就一直觉得电动行业的未来,当时为了表示态度坚决,还买了一些电动的股票,持了三年,现在都涨疯了,今天倒也不是想聊股票,而是说慢慢地

2021-01-21

东风氢燃料电池开发提速

其中,中央研究院负责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的研发;东风负责氢燃料电池的开发;武汉理工负责为氢燃料电池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2019-07-26

对抗“蔚小理”,宁德时代需要造

小米、百度等互联网头躬身入局,渴望分食新能源这块大蛋糕。而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供应商,早早就占据了新能源的重要一环,距离造仅有一步之遥,所以坊间常常会传出宁德时代造的谣言。

2022-03-30

4月新能源乘用上险数5.4万辆 比亚迪称霸租赁市场

2020-05-27 08:42:25 友头条   作者: 彭科峰  除了各大企公布的销量,交强险也是评价销量的一个重要维度。

2020-05-27

新能源请不要拿特斯拉来对标

为了实现伟大目标,需要量资金,特斯拉是私营公司,享受不到美国的补贴,所以特斯拉才要造电动,给资本讲个好故事。刚需、环保概念、高科技的业务最能让资本市场掏钱支持。

2021-01-15

日本厂商研发微型电动

2019-08-19 16:46:00 TechWeb据国外媒体报道,丰田和本田等日本厂商正在研发仅供1至2人乘坐的微型电动,适用于短途出行。

2019-08-1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