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汽车城 | 耗时 14 ms

湖南成立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

2019-08-01 08:38:25 华声在线   作者: 喻志科 陈鹏  中国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

2019-08-01

央视财经评论:中国新能源,一个双循环的真实样本

新能源是资本和技术高度密集的制造领域。中国的三家新能源企业——理想、蔚来、小鹏先后在纽交所上市,是着眼于美国股市的成熟、规范、效率和成长机制。

2020-09-04

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

、住房乡建设、能源、邮政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深入实施,推动提升公共领域辆电动化水平,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奥迪将与中国一成立合资企业生产多款全电动

2020-10-20 11:22:58 PV-Tech每日光伏新闻德国豪华制造商奥迪宣布,公司已与中国国有企业中国一签署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电动的谅解备忘录。

2020-10-21

电动初创公司Rivian再获25亿美元融资

2020-07-14 10:34:15 电缆网电动初创公司Rivian表示,它已通过投资公司T Rowe Price的建议获得再融资25亿美元。

2020-07-14

通用五菱再传捷报小型纯电动 销量突破30万辆

日报消息(记者荣瑶)2020年,我市新能源产销突破18万辆,同比增长超170%。

新能源是不是市的“救命仙丹”

今年以来,受新能源补贴调整、“国五、国六切换”等政策影响,插电式混合动力(下文简称“插混”)异军突起,成为继纯电动后又一股推动市回暖的“生力军”。

2019-09-19

约20万吨新能源电池退役 如何避免“爆发式污染”

 退役电池有80%余能回收成难题新能源动力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是5~8年,大部分“退役”的电池虽不能满足的动力需求,但是依然保留着80%的余能。

2021-07-12

产业蓝皮书:“十四五”期间中国新能源产销可达千万辆

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新能源保有量最多的国家,并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充电设施。蓝皮书预估,“十四五”期间,中国新能源的产销总规模可达到千万辆。

2020-11-18

6月我国新能源市场占有率达23.8% 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据中国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6月,我国新能源产销再创新高,市场占有率达到23.8%,延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022-07-25

丰富新能源产业生态 长沙经开区开工中外合作项目

这一项目启动后,广集团和三菱将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技术和产品,推出双方首款联合开发的新能源型,计划明年正式量产。同时,这一项目的启动,也将进一步丰富长沙经开区新能源产业生态布局。

2020-07-10

“十四五”期间新疆新能源保有量有望达15万辆

16:22 中国新闻网   作者: 王小军  12月24日,2020新疆节能减排工作学术年会、第十一届低碳经济技术新疆学术研讨会暨节能减排重大项目新闻发布会发布《新疆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2020-12-25

交通运输部:运输行业新能源今年将达120万辆

2020-11-05 09:26:54 央视交通运输部在11月3日的会上表示,到今年底,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将达到120万辆。

2020-11-05

2019上海展:新能源“春光灿烂”

作为中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际品牌,大众的展台上有一个醒目的标语:“就是电动化”。

2019-04-24

截止6月挪威电动市场份额高达69% 居世界第一

2020-07-28 14:50:46 电缆网根据EV Volumes的数据,截止2020年6月底,挪威、冰岛、瑞典是全球电动占比最高的三大国家。

2020-07-28

财政部预警供应链断裂风险 新能源加速去“空心化”

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也有自主研发的IGBT产品,但成规模仍需要时间。

2019-09-06

金固股份进军氢能源领域 进一步拓宽后市场布局

金固股份表示,鉴于包括氢燃料电池在内的新能源会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超人也规划在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充电和加氢业务。

2019-06-18

沙特阿拉伯建立首个氢能源加氢站

图为一辆氢动力现代在沙特宰赫兰的第一个氢燃料站加氢。记者 王海洲 摄据阿美公司技术人员介绍,氢能源的排放物是水,有望为实现一个清洁、安全和经济的能源未来作出贡献。

2021-07-26

《广西日报》刊发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党委委员,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壮的专访 推进新型工业化 建设现代制造

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党委委员,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壮表示,柳州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作为发展的战略首选方向。具体如何做?张壮代表表示,其一要坚持创新能力提升培育新动能。

国务院表彰“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地方” 柳州成广西首个上榜

记者廖艳明 通讯员吴贤琨)近日,国务院办公厅通报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柳州市因推进质量工作成效显著,成为广西首个“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地方”上榜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