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汽车品牌 | 耗时 16 ms

新能源销量今年有望达650万辆

中国工业协会15日发布信息统计显示,10年来,我国产业产销总量持续保持全球第一。

2022-10-26

新能源频现召回引关注

2019-07-12 15:53:40 中国能源报新能源属于全新的产,动力结构、研发团队都是全新构建的。这些问题都是第一代产开发难免的。

2019-07-12

有创新 有增量 有突破—— 一组数字展示2020年东风柳商用“成绩单”

在百年不遇的疫情重创下,东风柳有创新、有增量、有突破,实属不易,一组数字展示其走过的不平凡之路——1次“焕”新 价值升级2020年6月,乘龙开启腾飞新征程,以“创科技、领高效、享信赖”重新定义核心价值

用“中国芯”造“人民”——探索五菱新能源产业的崛起之道

过去十年,中国工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五菱作为中国龙头企业,凭借令人惊叹的“五菱速度”在中国工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柳州造”亮相“桂出海”日本站 特色产引关注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在2024年中国广西商博览会暨“桂出海”日本站上,新能源、柳州螺蛳粉、电子音响设备等“柳州造”产亮相展会,受到参展观众的青睐。

两会|徐和谊两项提案:推进新能源产业行稳致远

高端智能新能源ARCFOX首款量产型ARCFOX αT已经开启预订,将在今年下半年交付。截至2019年,北新能源A级以上型销量占比达到80%,“产向上”成效显著。

2020-05-19

3月法国新能源市场份额接近12%

2020-04-14 09:16:42 盖世据外媒报道,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3月份法国新销量大跌72%。

2020-04-15

补贴退坡“大限临近”:新能源告别高增长?

近期,中国工业协会发布的5月销售数据显示,当月总体销量呈现继续下滑的趋势,而近年来高速增长的新能源也暂别高增长,进入了低速增长阶段。在市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新能源也未能幸免。

2019-06-19

我国新能源产销连续8年全球第一

中国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市场规模全球领先。

2023-01-28

专访北徐和谊:中国新能源必须走开放合作之路

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的领头羊,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产销同比增长31.6%和32%,继续领跑全球。北集团是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先行企业,旗下北新能源连续多年位居国内纯电动销量冠军。

2019-10-14

打造移动智能空间——新宝骏全球首款HUAWEI Hi Car量产发布

12月29日,上通用五菱旗下新宝骏在深圳发布全球首款搭载HUAWEI HiCar 量产新宝骏RC-6,与华为、苏宁等众多生态伙伴联手,共同打造“移动智能空间”。

通用五菱第200万辆新能源下线

吕俊成表示,在推广应用新能源的过程中,上通用五菱和柳州市政府共同打造了“柳州模式”,在其带动下,柳州市的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从2017年的9.7%快速提升,目前已突破60%,成为全国新能源渗透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上海“绿”发放或延续至2022年底,火热的新能源市场要降温?

根据国家到2022年底对新能源总体支持的政策要求,上海到2022年底将继续给予新能源免费专用照,目前具体的政策规定还在制定过程中,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2020-11-23

如何推动等四行业稳增长?工信部最新发声

《工作方案》提出,2023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力争实现全年销量27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销量9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0%;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左右。

2023-09-08

【企业专栏】跑出量身定制新赛道 ——聚焦创新型制造企业:柳州蒲菱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企就是柳州蒲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蒲菱”),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制造企业,具备工信部授予的专用生产资质。

为什么蔚来会被誉为界的海底捞 除了服务还有这些

2020-12-10 09:08:21 测评报相信对于蔚来大家都知道,不得不说现在的蔚来无论在产质量还是知名度都知道了极致,尤其是今年的蔚来更加强势,相信对于蔚来的一个消息大家也都知道

2020-12-11

重新霸榜、重新占领市场,小型电动凭什么卷土重来?

然而,随着补贴的不断退坡,受到“打击”的远不止小型电动,特斯拉在华实现国产并多次下调售价,再加上合资的新能源先后上市,我国自主新能源的阵地不断“失守”,到今年上半年,国内自主新能源乘用的累计市场份额已经从

2020-12-29

柳州累计生产新能源突破200万辆

全媒体记者 覃科 摄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3月27日,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获悉,截至目前,我市累计生产新能源突破200万辆。

城”驶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长春国际城核心区厂房林立,红旗工厂内的机械手臂日夜繁忙,载着零部件的“中欧班列”驶向欧洲腹地……  长春是我国工业的摇篮,有“城”之誉。

2022-12-1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