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汽车出口 | 耗时 23 ms

漂洋过海“闯”市场 ——关注柳州产品的多样性

(两面针公司供图)除了新能源、工程机械、智能家电、柳州螺蛳粉等这些广为人知的“柳”字号产品,走向海外的柳州产品还有哪些?“这个套件不错,我买一套回家试试!”

电动无线充电:噱头还是未来?

在日前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电动充换电产业大会”上,安洁无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卫东发上述感叹。

2020-07-28

美国拟讨论电动供应链战略

2019-04-09 09:39:43 每日经济新闻援引三名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美国政府官员计划在今年5月初与美国制造商和锂矿商高管们会面,这也将是美国首次推全国性电动供应链战略。

2019-04-09

把脉新能源

当下,新能源似乎正是这样一只“猪”。不但小米、百度等互联网大厂先后入局,一些房地产企业也玩起了跨界造。传统企更是不甘落后,纷纷加快转型步伐,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发更大音量。    

2021-10-26

新能源如何“跑”进非限购地带?

阅读提示近日,重庆市发布2020年度支持新能源推广应用激励措施,行业对政府推的激励措施表现浓厚兴趣。在行业发展步伐现放缓的大背景下,拓展新能源的应用场景,成为政策与市场共同的选择。

2020-09-24

长城布局芯片再落一子

在披露财报的同一天,长城还公告称,公司拟资1000万元设立芯片半导体公司。  对于业绩的增长,长城方面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提升产品力,型盈利能力增加所致。  

2022-10-24

氢燃料电池发展喜提加速键

前不久,网上流传一份由财政部发的《关于征求<关于开展燃料电池示范推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2020-06-02

武汉新能源发展新政台建加氢站最高补贴300万

2019-10-29 14:00:55 荆楚网   作者: 唐晓安  10月28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送审稿)》,提奖励新能源生产

2019-10-29

柳产服装订单不断

工人正在生产美国的棒球服 (曼凯亚公司供图)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美国棒球迷将再次穿上“柳州造”的棒球服。“5000多件棒球服正在发往美国路上。”

步伐加快!富士康将建电动工厂

3月16日,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在台北的一场吹风会上表示,明年可能将电动投资增加30%,将选择在墨西哥或威斯康星州进行电动生产。

2021-03-18

沃尔沃和吉利宣布合并!

这将进一步增强吉利新能源研发实力,为吉利成为一家新四化公司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2021-02-25

我国新能源 不能“痛失先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到疫情冲击更加严重的欧洲市总销量现大幅下滑,电动的销量却在大涨,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约85%。这一降一升之间,折射中国产业在新能源领域或失“先手”的隐忧。

2020-05-15

新型网互动充电桩:电动可赚送电差价

2020-05-15 08:22:22 经济参考报   作者: 毛振华  将电动接入新型网互动充电桩后,除了可以充电,还能把电动从交通工具变为“充电宝”向电网反向送电

2020-05-15

新能源不妨充换电合理结合

2019-08-07 08:14:45 中国报   作者: 李晶波  在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道路上,对于能源供给,一直存在着充电和换电之争。

2019-08-07

新能源告别高增长 企竞争格局裂变

新能源入局“搅局”者增多、接连发生自燃、补贴大幅退坡、电池回收难点仍存……新能源行业的“破局”之路任重道远。竞争格局裂变德邦证券研究报告指,5月份新能源销量增速放缓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2019-06-25

企新布局:氢燃料成新宠 新势力竞争进后半程

近年来,谋求品牌向上的部分自主品牌企,纷纷选择推高端品牌,吉利和长城旗下的高端品牌领克、WEY先后推,并逐渐受到消费者认可。

2019-04-25

5G技术加速新能源智能化进程

业内人士认为,V2X能实现与网、与基础设施、与道路以及未来与能源网的互联,真正保证新能源的智能化发展方向,实现安全、绿色、便捷和高效。

2019-05-08

半导体国内供给率不到10% 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前景战略

2030年中国半导体用量将达1000亿颗  芯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预计2030年中国智能化渗透率会达到70%,对芯片的需求现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态势,传统芯片300-500个,电动智能芯片超过了

2022-12-19

我国新能源销量蝉联全球第一

中国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3-02-17

夯实充电基础设施为新能源续航

2019-06-19 10:01:48 经济日报我国新能源产业存在充电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利用率不高、布局不合理、接不统一等现实问题,亟待建立统一的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提升技术性能和信息化水平

2019-06-1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