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江苏省引导统调风电、 | 耗时 38 ms

最大海上场群正式并网运行

张帆 摄5月16日,位于浙舟山北部海域的岱山4号海上并网接入工程顺利投运,海“送来”的绿色能源通过大网消纳,源源不断输送到舟山鱼山岛,为其增添清洁低碳用能保障。

2021-07-16

柔性励磁系百丈漈厂示范工程投运

在能源转型背景下,力系面临高比例清洁能源、高比例子装置的“双高”发展挑战,对常规源机组及其励磁系的支撑作用和灵活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0-12-09

格兰将斥资布局储能

同时,此番投资将增加场储能,并投资打造“智能网”,加大为动汽车提供充服务,努力实现“让每个人都能使用动汽车”的目标。据了解,格兰力公司一直站在能源变革的前沿。

2019-03-26

峰可持续性存疑

据了解,国际上核机组多以基荷运行为主,参与系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核装机比例大的国家,例如法国网中核装机比例超过50%,因系中缺乏源,峰困难,法国核机组需直接参与网负荷跟踪运行

2019-04-18

三驾马车:大基地+分散式+海上三分天下

“三北”光大基地建设、中东南部低速分散式就地开发、沿海份海上规模化发展三驾马车的发展态势。

2022-07-12

这家厂深度峰收益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辽宁区域直量持续下降,面对严峻的力市场形势,该公司紧紧抓住机组深度峰创效这个关键,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020-10-22

中国,300000000千瓦!

新能源方面,和太阳能发装机比重持续上升,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大幅增加,力系运行中的峰资源不足情况进一步加剧。

2021-11-02

光伏35GW+28GW!“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下发

6月30日,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 力在全社会用量中的比重。规划提出主要目标: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2022-07-19

河南首个储能项目建成!

2020-10-19 11:06:28 国家投集团河南新能源国投河南新能源公司配套三门峡狮子坪场项目的储能项目,同时也是河南首家配套的储能项目,储能容量4.8MW/4.8MWh。

2020-10-20

平高集团李占军:力储能系安全设计及应用实践探讨

,目前在储能池、池管理系、PCS有一些国家标准相应出台,但是在储能系应用、产品检测、并网试、消防安全、运维管理方面还需要做出一些努力,在标准出台的情况下加强产品制造以及建设施工阶段的过程管控,

2020-09-01

报告:行业靠内需 装机增长有保障

行业需求集中在国内,抢装逻辑强化需求有保障。由于产品运输成本高昂,且海外的前期开发门槛较高(如产品认证、银行认证等),目前我国机企业的主要销售市场面向国内。

2020-03-06

我国首个海上柔直输项目开工

2020-02-25 14:38:29 中国能建集团2月24日,中国能建建三公司承建的三峡新能源如东800兆瓦(H6、H10)海上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20-02-26

南方光伏发利用率达99.8%

记者从南方网了解到,2021年,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区新增光等新能源发装机1340万千瓦,同比增长23%,占当年新增源装机的55%,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2.4个百分点,全年消纳新能源

2022-02-18

商务部:欧盟对中国塔发起反倾销

2020-10-26 13:21:10 商务部商务部网站10月23日消息,2020年10月21日,欧委会发布公告,决定对中国塔发起反倾销查。

2020-10-27

海上安装:中国船厂等来?

2020年初至今,全球海上板块相关船舶及平台的新造和改装订单累计已经达34个,若不考虑尺寸较小的运维船,海上板块相关订单已占到整体海工订单数量(52)的三分之一。

2020-09-08

巨无霸完成海上安装 年底并网送

由“武汉设计”主要参与的新能源领域“大国重器”——如东海上柔性直流输工程海上换流站完成工程重大节点。

2021-07-26

口上的

近期板块市场表现持续强势,上周五更是一枝独秀。本轮爆发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接下来又会如何演绎?一、驱动事件第四届能开发企业领人座谈会于近日在京召开。

2021-09-22

海上“地补”需要补几毛?

其次,2014年6月,国家首个海上价政策——《关于海上上网价政策通知》出台,将近海的上网价确定为0.85元/KWh,去年5月首次低海上上网价,今年初又明确2022之后正式平价。

2020-06-15

广东湛雷州龙门项目首台机并网

2019-05-30 13:52:43 技术5月23日,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广东院总承包、华东建投建三公司承建湛雷州龙门100兆瓦项目首台机并网成功。

2019-05-30

研丨加氢5分钟续航600km,氢能源汽车才是未来?

对此,英美资源亚太区贵金属市场拓展总经理陈卫、上海燃料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秘书长张焰峰、财经评论员左剑明、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世界铂金投资协会亚太区主管邓伟斌走进第一财经“研”

2021-01-2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