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江淮汽车被 | 耗时 17 ms

排放造假 罚款1.7亿元

2019-07-08 08:33:56 北京青年报   作者: 记者 张蕊  继现代和长安之后,企业也因为排放问题在北京罚巨款。

2019-07-08

又一造新势力申请破产!

12月27日,南京博郡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郡”)新增破产重整,案号为(2021)苏0111破申70号,申请人为博郡,申请人为南京盛世扬子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公开日期为

2021-12-29

新能源 “动脉血管”制造者

11月20日,在柳州智绿连接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州智绿”)忙碌的间里,该公司负责人石硕笑着说,这得益于上通用五菱、一等主机厂持续上量。

前3月8.38万辆新能源召回:特斯拉占四成 北指逃避责任

进入2021年,新能源的召回力度还在不断加大。长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21年至今,共5家新能源企发出召回公告,合计召回8.38万辆。

2021-03-26

零部件企业马力全开赶订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报道摄影)11月14日下午,柳州市乐士配件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内机声轰隆,多台冲压设备和3条焊接机械臂马力全开,一个个用于柳产底盘的零部件陆续下线。

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探讨质量变革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宏坤)昨日,第四届中国质量技术大会在柳州召开。

筑梦苏 “绿色电厂”泽中外

今年夏天,这个梦想沃太能源南通有限公司建设的太阳能发电站实现。如今已将“绿色电厂”建到全球50多个国家的沃太能源,7年前还只是一个怀揣创业梦想的3人团队。

2019-12-18

柳产新能源“充电宝”销往全国各地

8月1日,记者在柳州五菱工业有限公司桥厂看到,排列整齐的新能源“充电宝”安装上外饰后,准备发往全国各地进行充电服务。

投资者抛弃的小鹏

2021-06-04 10:20:44 新纪元   作者: 李平  砺石导语:持续烧钱、巨额亏损之后,小鹏们在新能源领域是否真正构建了可以称为“护城河”的品牌形象和技术实力

2021-07-08

空气质量连续下滑 苏7个国控站点“点位长”约谈

7月9日下午,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了一场特殊的会议,苏州、南通、连云港、安等地7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点位长”因空气质量明显滑坡公开约谈,现场分析下滑原因,明确高质量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2020-07-10

我市新能源产销两旺

随着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我市新能源产业持续迎来利好,产业链上下游不少企业,在这个国庆假期忙不停。“工厂全天不停工,目前约有1000名工人参与生产,今晚我们也为在一线加班的工人送上了节日福利。”

柳产零部件海外“圈粉”

柳州日高是一家以、机械产业配套产品生产为主的企业,主要生产、机械行业使用的滤清器、橡胶、塑料、过滤器、水泵等产品,旗下的柳州日高滤清器有限责任公司、柳州日高减振有限责任公司、柳州日高过滤器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新能源首破年度1000万辆

11月14日,2024年中国新能源1000万辆达成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此次活动是在工信部指导下,由中国工业协会主办。随着10余家企的整下线,中国新能源迎来年产1000万辆的荣耀时刻。

威马冻结40亿元股权!

近日,威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执行企业为威马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约40.4亿元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3年3月14日至2026年3月13日。

2023-04-04

第10万辆新能源正式下线

间生产忙。数字化中心云端调度生产场景。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报道摄影)近日,上通用五菱岛式精益智造工厂第10万辆新能源正式下线。

五部门关于发布2024年新能源下乡型目录(第二批)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发布2024年新能源下乡型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工信厅联通装函〔2024〕412号各省

创新“智造”促发展 新能源驶入“快道”

产业是柳州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新能源是传统产业转型的发展方向,推动整企业加快实施新能源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产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梁焕强表示。

山西太原11家企业治污不力查处!

凯宇通商贸责令停产6月15日,综合行政执法队组织市生态环境局尖草坪分局,对迎新街片区、南寨片区周围5家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2020-07-13

突发:25家新能源约谈 最惨股遭遇7个跌停板

长安11月销量23.7万辆,同比增长18.25%。整厂家上集团今日股价下跌2.79%,11月份公司销量65.96万辆,同比增长8.32%。

2020-12-11

掌握主动权 有“里”更有“面” ——记柳州五菱新能源有限公司电子电器及智能网联高级总监黄好

仪表板集成各种功能,代表内饰的“脸面”。可10年前,仪表板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柳州五菱新能源有限公司电子电器及智能网联高级总监黄好是这项“卡脖子”技术的破题人,也是见证者。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