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水合肼是氢燃料电池材 | 耗时 36 ms

面向TWh时代,宁德时代三元供应链“变阵”

若以一半产能为三元计算,其在未来每年对应的三元需求将达70-80万吨,甚至超过100万吨。

2021-08-26

欧盟提出动力航空研发路线图建议

2020-09-08 09:49:30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近期,欧盟能与行动计划(FCH)发布《动力航空:到2050年技术、经济和气候影响》报告,评估了能在促进航空脱碳方面的潜力

2020-09-08

蔚来“固态” 噱头还技术突破?

相关行业人士表示,蔚来所谓的“固态”,只和工艺两个层面进行了技术创新,本质上没有颠覆性技术,更多沿着行业公认主流技术路线的推进和落地,并不真正意义上的固态

2022-01-10

四川成都鼓励建设光伏储能一体化站、推进关键技术攻关

积极推进堆及动力系统和气制备、储运与加注等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大力支持充(加)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研制基地。

2019-11-12

大连打造能产业高地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到2025年,在堆、关键能核心领域达到国际先进平,形成一批高价值核心知识产权,基本形成完备的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培育5至8家产业领军企业,整车年产能达到1000

2020-10-22

能汽车示范城市群申报流程堪比IPO,逾20位选手如何突围?

从2017年产业回暖,到2020年出现堆价格战,无论从技术、成本、应用规模还其他,国内产业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几年里,国家政策始终处在缺位的状态。

2020-12-18

科研团队取得太阳能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制备

2020-12-04 11:03:36 学术头条当前,大多数常用的太阳能以硅为基础制成的,因为硅这种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的能。

2020-12-04

全球最大光伏企业,隆基股份如何崛起的

罗马不一天建成的,二十年,隆基如何做到今天这样的高度?单晶守望者光伏发常规路线有两条:薄膜和晶硅。薄膜的特点转化率低,但成本也低,非常适快速做大规模。

2021-11-02

瑞士首个商业制项目启动

瑞士第一个商用制系统计划在高斯根站(Gösgen hydropower plant)建成。

2019-08-01

吉林积极打造能走廊带动能汽车产业发展

吉林省白城市日前宣布联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共同打造“白城——长春”吉林西部能走廊,建设新能源与能区域产业集群。

2019-07-17

PVDF或成最稀缺!宁德时代再下13亿订单

今年以来,各种原供需失衡加剧,缺货、涨价成为行业常态,其中PVDF更被当作有可能2022年最缺的锂细分

2021-12-14

山东推进七港口能建设,两大国企助推能商业模式落地

美国长滩港和洛杉矶港参与拖车和物流车试验,并布局加站和重卡;荷兰格罗宁根海港、阿姆斯特丹港和登海尔德港三港力,欲打造欧洲能港口枢纽;西班牙瓦伦西亚港推行H2Ports试点项目,计划打造成为欧洲首个采用能源港口

2020-08-13

专家呼吁:能管理顶层设计需尽快到位

此次峰会以“汇津城、智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能源和汽车领域专家及知名企业代表共计近400人参会,共同探讨了能产业政策、车用供体系构架、汽车规模化示范等议题。

2019-12-24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生物质前景广阔

在这种背景下,加强生物质产业的发展非常有必要。”6月29日,“中国能源安全高峰对话”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院长石碧说。石碧的观点,基于我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

2023-08-22

能源车加速驶入快车道

公共汽车为例,发动机的成本加上系统、气瓶、控制器,就占到了整车成本近六成。能源车若想降低生产成本,就要在核心技术方面寻找解决方案。

2021-11-17

最大加量4.8吨/天!全球最大加站设备顺利发货

项目建成后,可为600辆物流车提供加注服务,每天最大加注量达4800Kg,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加站。

2020-11-17

云南泰歌动力系统公司落户昆明

公司系统应用于武汉359路及272路能公交,单台能城市公交实际运行已超35000公里。

2020-04-01

辽宁大连市加站投入运营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大连市能产业综利用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主动对接服务对象,了解企业服务需求,提前介入,多方协调,最大程度优化审批流程,最大幅度缩短审批时限,助力加站第一时间获批

2021-07-09

外资竞逐中国能产业新势

2019-08-23 16:43:17 亿欧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不可挡,无论汽车还动汽车,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2019-08-23

能风起 此风与彼风有何不同

应该说,这种担忧有道理的,因为无论企业、行业还地方政府,资源禀赋有差别的,不可能都笑到最后。目前,已有30多个省级和地市级的政府亮出了能经济规划,大多涉及汽车。

2020-07-1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