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发现,大波士顿地区家庭使用的天然气含有的不同水平的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泄漏后具有毒性,并与癌症有关,且能形成颗粒物、臭氧等有害健康的二次污染物。
2021-06-23 08:56:55 生物质能观察导读: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nbsp;合肥日报 作者: 李孝林 王蔚蔚 8月11日下午,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进行抽测,现场开出全市第一张使用排放不合格非道路移动机械罚单,打响了我市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王峰团队提出并在实验中实现了以一种利用光能(太阳能或人造光源)和生物质下游产品为原料,制备柴油和氢气的设想。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能源》杂志。
2月1日,记者从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获悉,2022年,贵阳电网新能源发展迅速,成效明显,2022年发电量达7.9156亿千瓦时,同比上升64.95%,相当于节约31.7万吨标准煤,减少78.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2019年4月24日下午,柳州市两化融合促进中心(简称“两化中心”)执行主任罗志高与柳州市顺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雄一行二人到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开展产教融合工作交流。
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山东关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已有井位利用形式单一,缺乏综合梯级开发和多元化利用,亟待加以引导和协调。助推山东地热能多元化综合利用成为当务之急。
2019-09-19 16:41:53 中国新闻网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南美亚马孙和印度尼西亚雨林大火持续延烧,遏阻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加的努力面临考验。
辽宁省环境监测站的数据还显示,改用生物质能,二氧化硫、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比用煤更干净。”高效绿色、经济适用——以秸秆等生物质能为主的取暖方式,正在北方农村推广。
2021-08-19 08:40:27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唐一尘 一项建模研究指出,《蒙特利尔议定书》或能通过保护植物不受紫外线损伤来缓解气候变化,进而避免碳储量下降以及大气二氧化碳水平上升
2020-03-24 13:26:56 网通社 作者: 周岳 日前,网通社从外媒获悉,麦当劳将与迪拜eutral Fuels公司合作,将废弃的食用油经过净化转变成更为清洁的生物柴油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代谢物组学研究组成功开发出新型木质纤维素整合生物糖化(CBS)生物催化剂,CBS工艺有望以具有经济实用性和可持续性的方式,将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带入实际工业应用中,
在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常委王天戈看来,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整合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模式,发展生物天然气产业,应是“十四五”清洁能源布局的重点。王天戈长期调研跟踪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情况。
2019-11-06 09:26:22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刘昕 近年来,旬邑县围绕建设“关中最美县”目标,全面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率先在全市提出“生物质采暖炉+生物质颗粒燃料
生态环境部日前通报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PM2.5(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
生态环境部日前通报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PM2.5(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