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7月11日,柳州市人工智能赋能无人驾驶场景展示会举行,现场发放广西首批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牌照,标志着广西无人驾驶汽车正式从封闭场地测试阶段转入开放道路测试阶段,为下一步产品迭代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日前在一次有关氢能的论坛上表示。氢气无色无嗅、重度低、热值高、易挥发,其爆炸极限很宽,为4%~75.6%(V),易燃易爆,属危险品。
各方目光不约而同聚焦在使用成本这一关键环节上。产品端:自主研发降低购车成本“经过长期市场研发和沉淀,如今氢能源车技术水平越发成熟,我认为目前氢能源车已经具备了规模化市场推广的可能。”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指出,预计2020年至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氢能源汽车数量达到5万辆,加氢站数量200座;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
2020年6月,天津港保税区发布氢能产业发展方案和政策文件,计划到2022年,保税区建成加氢母站1座、加氢站6座,运营各类氢能燃料电池车辆不少于800辆,初步建成包含资源生产、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示范展示
记者8日在广东佛山举行的“202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上获悉,广东已建成加氢站39座,汇聚氢能企业超过300家,氢能产业产值超过百亿元,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时值“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出一周年以及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启动之际,中国氢能联盟发布《可再生氢100行动倡议》,力争到 2030年实现国内可再生能源制氢装机规模达到100吉瓦。
据了解,港城加氢站计划投资2900万元,设计加氢能力1000kg/天,站内储氢量1795kg,将建设成为江苏省首座面向社会运营的商用加氢站及首座二级加氢站,项目预计2019年底投入试运营。
李玉辉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可在车联网、数字交易、培育规上企业、引育龙头企业、数据要素赋能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
很明显,能源转型的下一个重大转变将基于氢能经济,通过电解水将绿色电子转化为绿色分子,从而产生绿色氢气。目前,我们每年能生产8000万吨氢气,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2000万吨。
制氢路线上将由化石能源制氢逐步过渡至可再生能源制氢。大规模低成本氢气是关键,路线由“灰氢”向“绿氢”发展。未来“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有望成为大规模制氢发展趋势。
安润生一行对双良新能源发展历程、产业布局、项目建设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就公司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市场前景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对双良绿电智能制氢系统及公司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裕隆氢能的五年规划裕隆氢能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裕隆氢能的五年发展规划:2019年建成投运两套氢气生产装置,下半年牵头组建成立甘肃省氢能产业创新联盟。
炎炎夏日,“氢”流涌动。近日,上海正式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 年)》,提出三年内实现氢能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的目标。上海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通讯员阎翔报道摄影)16日,在柳钢集团所属的广西钢铁热轧总厂,随着一块火红的宽厚板顺利下线,广西钢铁3800毫米宽厚板生产线项目热负荷试机成功。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