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这一判断,近年来,国家电投将发展氢能作为转型发展、清洁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我国推动氢能发展的一支“劲旅”。
为了实现“碳中和”,欧洲发起了大规模的绿色氢计划,以脱碳工业和航空业为主进行推动。许多人将绿色氢视为实现“零净”排放目标的关键,但是,如果不大幅降低价格,就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该技术。
炎炎夏日,“氢”流涌动。近日,上海正式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 年)》,提出三年内实现氢能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的目标。上海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欧阳明高在作大会报告时表示,氢能在新能源革命中占有战略地位,其意义在于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转型中的大规模能量储存与多元化利用需求。
但目前阻碍氢能发展的关键问题仍然是氢气成本太高,燃料成本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没有经济优势,如果没有政府政策介入很难获得大规模推广。本文主要探讨氢能供应链上各个环节如何在不依赖补贴的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美国能源部在2020年发布的氢能计划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未来十年及更长时期氢能研究、开发和示范的总体战略框架。美国加州作为先行者,计划到2035年建成200个加氢站用以保障7万辆重型氢动力卡车的运行。
8月18日,在京召开的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成立大会暨“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指出,氢能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都将扮演关键角色,未来将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建筑供热等领域
“好”,是说在当下国内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政策,资本,人才等资源开始向氢能行业集聚,有了上述资源的支持,行业内的公司无疑会产生一波加速度,优秀的公司可以实现快速发展,同时给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
11月14日,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此次活动是在工信部指导下,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随着10余家车企的整车下线,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年产1000万辆的荣耀时刻。
但日本不这么想,已计划成为全球第一个氢能社会——2021年3月之前,日本政府和汽车行业将共同建成160个加氢站,量产4万辆氢燃料电池车。最终两者谁能获胜?如果你也对此好奇,就一同来做个比较。
近日,观众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参观展出的一款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张 涛摄(人民视觉)随着新能源汽车迅速普及,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氢能产业逐步驶入发展快车道。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