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地热供暖/制冷方面,2018年欧洲正在运行了地热供暖/制冷厂超300个,其中2018年新建/翻新12座,新增装机149MW。
根据该《意见》,到2025年,各地基本建立起完善规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流程,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信息统计和监测体系基本完善,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一批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
专家学者们探讨了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运用及佛山如何发展与推广氢能产业等话题。近年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发布,氢能的综合利用被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2019-03-19 11:13:24 能源杂志在刚结束的“两会”,氢燃料电池产业引起代表们热议,人大审议后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修改的一条是补充了“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要想迎头赶上,一方面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另一方面还要让基础研究为产业服务。”庞忠和说。地球“充电/热宝”地热能作为清洁非碳基可再生能源正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对此,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一方面,我国天然气需求持续上升,2019年对外依存度高达44%,氢气替代部分天然气燃烧提供热能和电能,有利于缓解天然气供应压力,提升我国能源安全水平;另一方面,若能充分利用现有西气东输
左图为世界上最大的氢能制造厂——福岛氢能源研究基地,右图为东京都政府运营的加氢站和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图片来源:日本政府网氢能源被视为脱碳社会的一张王牌。
2014年以前,我国在氢能方面的投入还仅限于科研方面,随着近几年国外氢燃料电池车快速发展,氢能源下游的应用场景日渐丰富,国内资本逐渐向氢能聚集,氢能产业已经站在了风口上。
2019年,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曾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年经济产值超过12万亿元。
该方案指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及重点城市创建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示范城市,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车辆加氢设施建设,到2022年新建200个加氢站,重点建设广州—深圳、广州—珠海氢能运输走廊,规划建设沿海经济带氢能高速运输走廊
协鑫集团继今年3月进入移动能源新生态后,再度进军氢能产业。根据战略协议,协鑫集团将与上述中外合作方发力科技创新,聚焦可再生能源制氢以及绿氢在工业、能源和交通领域的多场景应用展开多项合作。
2020-03-11 10:57:44 科技部网站据日本《日经产业新闻》报道,户田建设、清水建设等日本建筑业巨头纷纷涉足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开发,并将其与打造未来舒适居住空间具体结合,从建筑业角度推动未来
李骏强调了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近段时间在技术方面取得的进步,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的单堆功率密度、最低冷启动温度寿命以及最高效率等指标均有大幅改善,燃料电池商用车在续驶里程和整车成本方面都显示出了明显优势
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日本期间,在日本首相陪同下参观了丰田汽车的氢燃料电池车,这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看好氢能的各方人士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氢能热彻底被点燃。
2022年7月15日,华商怡禾氢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商怡禾”)与华商氢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简称“华商氢能”)在青岛举行了500kg和1000Kg隔膜式氢气压缩机成撬交货仪式。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校友汽车产业协会来柳,与东风柳汽围绕“龙行工程”战略落地与新能源物流生态体系建设共同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