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中国上海)作为中国氢能20年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上燃动力推出的“超越”系列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曾覆盖上汽集团、上海大众汽车、中国一汽等众多厂商开发的各型燃料电池汽车及部分纯电动轿车
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在具有规模化盐碱滩涂地光伏发电的东营等地,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基础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现实路径
尽管我国氢源丰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但在制氢、运氢、储氢和加氢方面,氢燃料电池产业仍面临基础设施不足、技术瓶颈、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
在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结合城市燃气的应用中,主要是将燃气通过水蒸气重整反应或其他方式,转化为高纯度的氢气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并将燃料电池应用于汽车、民用发电、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等。
海明综合加能站于今年3月30日开工建设,位于二十里堡环普工业园区,建设用地面积6529 m2,集加氢、加油、加LNG、综合服务、充电等功能于一体,包括埋地储罐5座、汽柴油加注机4台、氢气储罐1座、加氢机
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自上世纪末开始,丰田汽车就开始专注于氢燃料电池车型的研发,几乎以一己之力攻克了所有技术难题,终于在2014年推出了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MIRAI,引起了极大轰动。
首先,氢能为长途运输、化工和钢铁等难以脱碳的行业提供了脱碳的有效途径,促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其次,氢能可以帮助调节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波动,以较低成本丰富可再生能源的存储方式;第三,氢能的利用将促进能源结构多元化
未来氢能产业将如何发展?在4月29日于广西钦州召开的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上,专家给出了答案:电氢协同将成为未来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方向。
从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到上半年上海车展推出多款氢燃料电池车型,氢燃料电池汽车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氢能源从何而来?现阶段运行得怎么样?未来会如何发展?
2020-05-22 09:29:45 能源发展网近年来,我国氢能发展呈现新一轮热潮,国家相关部委密集出台政策引导并鼓励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加速了氢能产业化进程,现已初步形成以交通应用为主的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
目前,欧洲、日本等国都给予了“大氢能”极大的重视,例如,日本将氢气用于家庭电联产装置,既满足供热需求也能发电,或用氢气驱动燃气轮机等;欧洲一些国家也在天然气管网中掺入氢气,另有一些工厂直接用氢炼钢、炼铁
记者了解到,2019年是中国石化发展氢能产业的重要一年。早在去年3月4日,中国石化就宣布已开始布局氢能产业,并对氢燃料电池也做了相关的研究。
到2020年底,一批氢能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氢能产业链年产值50亿元。到2021年,全省氢能产业形成覆盖制氢、氢能装备、加氢站、燃料电池、整车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氢能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高工氢电重点梳理了今年以来在燃料电池汽车运营上有实际推进行动的新兴城市(不包含奔跑在前的优势城市),以及燃料电池企业“卡位”情况:争当示范领先的11个城市,燃料电池订单花落谁家?
相比之下,同样是新能源路线,氢燃料电池板块却显得格外冷清。直到最近的一条消息让氢燃料电池重回大家视线,日本本田汽车宣布,自今年8月开始,将终止以氢气为燃料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