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等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氢能源全产业链布局日渐清晰。这股氢能源“旋风”,将给社会带来哪些改变?发展潜力有多大?
2020-07-30 13:40:56 氢能联盟CHA氢能与燃料电池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为推动中国氢能产业实现商业化运营,7月29日,中国氢能联盟与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目前,中国石化除已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规划“氢走廊”地区及广西、贵州等地布局加氢站点之外,日前又开工建设了重庆市首座加氢站——半山环道综合能源站,并力争5年内在重庆建成30座加氢站,为打造成渝“氢走廊
当前氢能产业逐渐进入发展快车道。北京市提出,2023年前,北京市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2025年前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9月份,中石化投建的加氢站就达到了7座。9月6日,中石化在贵州首座油氢电综合能源站——贵州石油双红油氢电综合能源站正式投营,开始为进站车辆和公交车加注油、氢、电。
以日韩为例,两国车企都拥有世界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技术,日本得益于十年前就已经出现户用式小型氢燃料电站,制氢、输氢等设施完善,丰田在2014年底推出燃料电池车型Mirai后,随着加氢站的快速建成使用,很快就打开了国内市场
如果将合金的环境温度升高,其间的氢气就会被释放出来,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气态储氢存在气压高、易燃易爆等风险,液态储氢要求温度低于-250℃,成本极高。
而氢能利用目前主要聚焦在交通领域,特别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极其配套设施,在工业和建筑领域仍缺乏成熟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天然气网络掺氢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案,近年来一直是国外研究和测试的热点。
如果将合金的环境温度升高,其间的氢气就会被释放出来,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 气态储氢存在气压高、易燃易爆等风险,液态储氢要求温度低于-250℃,成本极高。
经过多年积累,美国已具备世界领先的氢能基础设施集成与装备制造技术;德国已稳步完成《氢能与燃料电池计划》,成功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家庭热电联供站、加氢站等方面研究示范。
2021-03-31 08:34:21 中国基建报道 作者: 王玉曼 中国石化3月29日称,公司将加快推能源转型,积极推进天然气全产业链跨越式发展,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
为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助力龙行工程落地实施,助推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广西龙行未来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开展“东风柳汽汽车产业链综合能力管理咨询提升活动”,全面提升柳汽产业链的中小企业综合管理能力
无独有偶,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在谈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时,也不赞同仅从汽车行业来看燃料电池现在的发展,认为应从氢能和可再生能源的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指出未来最重要的一定是氢电互补的结构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