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1 10:19:15 新华社 作者: 徐海涛 氢能是一种高能、洁净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方式低成本、高效率地制备氢气,是当前国际科研的热点之一。
—“氢进万家”打造多元化应用场景2021-04-19 09:07:24 大众日报 作者: 付玉婷 氢能技术进步与经济性的实现,离不开在专用领域尽快形成必要规模。
在这方面,主要目标是优化超低排放量(NOx),提升操作灵活性以及使得在非常高的氢燃料含量下燃气轮机的负荷降低最小。”“这项合作的目的是通过全尺寸,全压力燃烧器验证测试来推进氢燃烧技术。
根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测算,训练一个AI模型所产生的碳足迹相当于284吨二氧化碳当量,是普通汽车使用寿命内排放量的五倍。到2025年,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将消耗全球10%以上的电力。
业内预测,2020—2023年全球对锂的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而2020—2023年的锂资源供应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6%。可以预计,三年内的锂供给都将处于不足的状态。
2020-05-08 09:38:00 成都商报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一路狂飙的高温让很多人都感受到夏日火辣,而另一种看不见的威胁也尾随而至。
4月8日下午,记者从2020年第二季度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今年1到3月,四川空气质量以优良天气为主,但进入4~6月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均值略偏高,臭氧污染形势严峻。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在管理体制上还未把氢能纳入能源领域,传统炼化行业把氢作为工业原料使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促使现有供应体系向绿色经济高效的氢能供应体系转变。
三方在联合声明中指出,日、美、欧的合作方向将以去年10月在首届国际氢能部长级会议中发表的《东京宣言》为蓝本,在氢能源产业进行合作,其中包括:·促进技术研发合作,实现法规、规格的标准化;·推进氢能安全性及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和国际合作研发
在主题为“向电动出行时代迈进”的论坛上,威马汽车创始人、CEO沈晖认为,短期内氢燃料电池车不会实现大范围发展,现在最可及的还是电动汽车,短期内电动车还是主流。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氢能产业部分领域初具产业化条件。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成本的持续下降、机制的健全完善,氢能的发展必将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石化更是以434件专利位列第一,一骑绝尘。IPRdaily中文网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统计了“全球公开的氢能产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排名。
2021-06-30 10:49:33 浙江大学国际上首例海洋能制氢系统于2021年6月25日在浙江舟山摘箬山海域成功进行了实海况系统的单元联调试验,首次实现海能发电与绿色制氢全过程,扎实地走出了浙大机械
2019-11-20 09:12:40 环保在线禁止秸秆焚烧也是今年大气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秸秆焚烧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不得不引起重视,尤其是东北三省等粮食产量大的地区。
为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加深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的应用,提升企业两化融合管理水平,我局积极普及和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鼓励企业开展贯标认定。
近两年,氢燃料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电动汽车产业化更是达到爆发节点。但氢燃料电池技术突破的节点比动力电池足足晚了十多年。燃料电池是氢能产业的一部分,也是先导、引领甚至核心部分。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