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硬碳材料的前驱体常见的有生物质、合成聚合物和化石燃料等,不同前驱体制备的硬碳材料具有显著的性能差异,由于前驱体原料来源不同,硬碳材料成本构成也有显著差别。
2021-10-12 09:15:57 新华社 作者: 黄江林 任宏毅 近期,由天津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制的《零碳建筑认定和评价指南》《食品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
钢铁行业属于传统制造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是31个制造业门类中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双碳”背景下,钢铁企业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绿色低碳转型无疑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据悉,这是自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在华外资银行的首个碳排放权关联贷款,体现了外资银行在碳金融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我国能源结构长期以煤为主,油气对外依存度高,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要求紧迫。
据两江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审批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新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两江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尝试在新区支柱产业中开展碳排放评价。
产业、技术变革催生新需求 2020年,我国提出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双碳”目标。
实现“碳中和”的核心是控制碳排放。减排目标的确立对整个能源行业的影响首当其冲。能源燃烧是国内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电力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1%,减排任务很重。
中国宝武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宝武将以科技创新打通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径,创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打造面向全球的低碳冶金创新技术交流平台;建立开放式研发创新模式,开展钢铁工业前瞻性、颠覆性、突破性创新技术研究
此外,各项技术的发展为低碳化转型创造了条件。自 2010 年以来,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成本已降低一半以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锂电池成本也有了大幅下降。
2019-11-27 09:18:16 经济参考报在第二届进博会汽车展区,新能源技术及产品无疑是一大亮点,国际车企竞相拿出“绿色”解决方案,从能源生产、储存、消耗等全流程降低碳排放量,以接近净碳排放为零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陆地生态系统在二氧化碳排放当中,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其中,森林大概吸收8%,草原大约是1%,农用地不到1%,湿地大约0.5%。
2021-07-26 10:55:52 中国新闻网 作者: 王恩博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7月24日在北京透露,中国正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相关顶层设计政策将陆续发布
2019-03-25 15:25:07 凤凰网科技 作者: 编译/霜叶 碳排放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从发展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到企业弥补碳排放在内的各种项目,被认为是减少人类碳足迹的途径
然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有排放,必然承担国际责任。对此,他认为,增加碳汇(即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藏),尤其是海洋碳汇,有助于实现“不减产的减排”。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