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氢气生产成本、碳排放 | 耗时 33 ms

科普 | 交易如何实现全社会低

情景一:假定全社会减目标是2万吨二氧化,有两个企业需要进行减,A 和 B,两个企业的减不同(假设A 企业减是 20 元每吨二氧化,B 企业是10元每吨二氧化)。

2021-01-12

先行|双良首套1000Nm³/h绿电智能制系统功下线

以绿电制技术助力新能源替代,是实现中和的重要驱动力。

2022-10-10

2019-20财年印度量40年来首降

2020-05-13 13:47:49 中国煤炭资源网随着经济增长乏力,加之可再能源的激烈竞争、化石燃料消费受限,印度二氧化量40年来首次下降。

2020-05-13

国内首个电耦合“零”园区启动建设

10月18日,“杭州亚运低电耦合应用示范项目”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的格力园区启动,这也是全国首个融合柔性直流、电耦合、多能互补的“零”绿色园区,建后预计一年可减少860吨。

2021-12-31

国内首个电耦合“零”园区启动建设

电耦合、多能互补的“零”绿色园区,建后预计一年可减少860吨。

2021-10-19

“双”背景下的能发展与应用——“中和圆桌”系列研讨会(第三期)功召开

次研讨会为中心举办的“中和圆桌”系列研讨会(第三期)。研讨会邀请了政府主管部门、智库机构、科研院校专家和企业代表,专家们就业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2022-08-10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水泥玻璃行业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水泥玻璃行业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的通知工信部原〔2024〕20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现将《水泥玻璃行业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

聚焦 | 达峰、中和的经济学解读

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新兴业没有传统高业的历史包袱,能以较低走上低甚至零的发展方向。王珂英:业结构调整是降低的有效途径,但资源型地区的业结构调整和将面临更艰巨的挑战。

2021-06-23

江苏强度提前完目标:累计下降24.5%!

1日,江苏省态环境厅发布《2019年江苏省低发展报告》。

2020-07-02

全国权交易方式明确

2021-06-28 10:20:43 大西北消息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近日发布《关于全国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2021-06-28

达峰中和背景下电力行业发展形势

即日起,栏目将陆续刊发部分征文建议。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转型是应对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是推进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途径。

2021-04-18

达峰 中和” 苏州如何更好发力?

从2014年4月启用太阳能系统后,苏州尚美二氧化逐年下降,至2019年实现零。今年3月,殷茵作为我省“中和工厂”代表,在全省大污染防控态文化沙龙上作“零”经验分享。

2021-04-06

二氧化快速增长局面初步扭转

2019-11-05 09:52:24 《中国改革报》   作者: 阮煜琳  中国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19中国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我国已初步扭转了二氧化快速增长的局面

2019-11-05

“液态阳光”让“中和”更近一步

英国石油公司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二氧化总量占全球29%,已为世界第一,二氧化任务十分艰巨。

2020-11-11

达峰、中和怎么干?23个省级行政区域制定方案

08 辽宁“十四五”发展目标与任务:围绕绿色态,单位地区总值能耗、二氧化达到国家要求。围绕安全保障,提出能源综合能力达到6133万吨标准煤。2021年重点任务:开展达峰行动。

2021-05-24

全国市场推迟或与含量有关

先来聊聊这个含量,根据燃煤电厂核算指南,用煤计算方式是实物煤的消耗量,乘以低位热值,再乘以单位热值含量(简称含量)。

2021-07-07

力争2030年前实现达峰 2060年前实现中和

尽管如此,能源电力领域的任务仍然较重。数据显示,能源燃烧是我国主要的二氧化源,占全部二氧化的88%左右,电力行业又约占能源行业的41%。

2021-04-07

能发展在能源清洁低转型中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业部分领域初具业化条件。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的持续下降、机制的健全完善,能的发展必将为推动能源清洁低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2020-01-17

广东石化行业试点环境影响评价

2021-08-23 15:49:58 广州日报   作者: 杜娟  近日,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组织部分省份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试点

2021-08-23

周小川:在向低、零转型过程中需求侧是需要承担代价的

从合理角度看,如果某些欧洲国家在某一品时采用的是低或零技术和工艺,会比较高,品价格也就比较高;而进口的同类品根据其脚印测算出过程中是了不少的,这种比较低

2021-05-2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