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改善有目共睹,蓝天白云成为朋友圈晒照片的常客。
2020-07-17 09:37:02 中国科学报过去20年,全球甲烷排放量增加了近10%,这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达到了创纪录的高水平。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最主要的成分,对于全球变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继续保持这一水平,今年夏季可能会非常炎热。最近,全球气候系统已经发出了警报。
北京市:9月上半月,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其中,3日可能出现短时臭氧轻度污染过程。长三角区域:9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冰冻圈消融加速。蓝皮书指出,全球变暖趋势进一步持续,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我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目前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主要来自固定源燃烧、道路交通溶剂产品使用和工业过程,而工业源是主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来源,具有排放集中、排放强度大、浓度高、组分复杂的特点。
2021-03-09 10:59:57 电缆网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主任钱天林表示,全球首座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将于4月装料,今年年底发电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全球变暖的气候大背景是否直接造成极端天气?在人类可直观感受的温度上升之外,全球变暖还对地球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一系列问题引发人们的普遍关注。据此,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解读全球变暖带来的各种影响。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2018年以来,中国继续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臭氧和PM2.5是影响优良天数的重要因素,VOCs则是生成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污染来源广泛、组分复杂。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是现阶段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的有效途径。
2020-06-09 13:40:21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启动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夏季攻坚行动,向臭氧超标排放突出问题开刀,将臭氧浓度超标治理作为夏季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目标
“甲烷在大气中停留约9年时间,但其对气候影响的威力却比在大气中停留百年的二氧化碳还要强。”Ed Dlugokencky强调,“如果现在加速减少甲烷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短期影响将会比较明显。”
2020-07-16 09:21:21 界面新闻 作者: 席菁华 高温天气笼罩下,全社会用电负荷快速攀升,电力系统进入迎峰度夏时期。
为帮助柳州市企业提升人效管理,克服新形势下企业的用工难,用工成本高等问题,激活员工工作潜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帮助企业实现用工重塑,优化企业结构,激发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2020-04-21 12:22:50 大气治理新闻日前,记者从成都市环保局获悉,1月1日―4月19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87天,同比增加1天;优良天数率79.1%,同比升高0.2个百分点;PM10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