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气候谈判未达预期 | 耗时 22 ms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放缓但仍下降

中国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说,“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最近20年累计节能量占到全球的58%,为全球应对变化做出了贡献。”

2020-01-09

自主新能源车企销量目标过半 下半年将冲量

第一财经记者致电多家新能源4S店发现,一些车型仍涨价,即便涨价幅度也较小。不过,补贴过渡结束后,许多车型都没有优惠价了。

2019-07-30

上机数控(603185):光伏210大硅片来龙头;非硅成本、盈利能力逐步向隆基看齐!

我们测算公司单晶硅Q3 单季毛利率接近33%、净利率接近24%,大幅超市场

2020-11-09

IRENA:氢能正迎来前所有的发展机遇

输送纯氢的管道虽然技术上可行,但目前尚大规模部署。世界某些地区已经具备完善的天然输送和分配基础设施,按低比例将氢混入天然中,无需进行重大技术改变和投入大量资金。

2019-12-25

象服务助力一带一路 墨迹天亮相东盟博览会

集中展示我国象、海洋领域最先进的探测技术和装备,以及象海洋报和服务系统。

2019-09-23

广东深圳全面启动污染天强化减排措施

2020-09-07 15:12:21 读特   作者: 窦延文  近,深圳空质量明显变差,灰霾天持续,引起市民普遍关注。

2020-09-07

25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将出现区域性大污染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象局和各省级环境质量报中心会商结果,计9月2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总体扩散条件相对有利,空质量以良为主,部分城市可能出现轻度污染。

2019-09-24

全球电动汽车增速放缓 保有量720万辆

“总体来看,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3%左右,”IEA强调,“实现这一的前提是持续的支持性政策,尤其是中国和欧洲。”

2020-06-22

中金:光伏补贴调整延迟 全年需求将下降

2019-05-08 09:10:50 中金点睛发改委下发关于2019年光伏电价机制的通知,政策中的补贴调整先沟通充分,最终结果符合市场

2019-05-08

电网侧储能市场增长经历爆发到“拉闸” 来发展之路充满

原本计划与之形成无缝衔接的天然发电厂因资金问题能如建成。进入2018年后,由于夏天日益逼近,面临夏季用电高峰,面对用电量较大的夏季镇江电网开始紧张了起来。

2019-12-06

高温天来了 广东、福建等地电力负荷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中心测,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温偏高,黄淮西部、江淮、江汉、江南东部、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区高温日数较常年同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

2020-07-16

电池价格下跌速度比要快 电动汽车时代正提前到来?

汽车制造商正在提供电动汽车交易,以满足欧盟更严格的温室体排放法规。在德国,电动雷诺Zoe的月租为139欧元,约合164美元。

2020-09-23

业内人士数智化金融服务产业:来发展趋势将成新蓝海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8日讯(记者 杨秀峰)“数智化金融服务产业是来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数字化能力、数字化社会环境不断深化,产业颗粒度越来越细,客户群体终端化使得相当一部分的社会资源,资金、人才开始向着

2023-03-01

川崎燃轮机燃料掺氢比例到40%

这项先进的技术适用于正在运行的川崎燃轮机发电机的DLE燃烧器,可以有效利用现有设施。川崎公司有信心通过氢能源的实际应用为实现来的碳中和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2022-01-10

到2025年北京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力争200万辆

交通行业是减污降碳的重点领域,北京市制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大力推进车辆“油换电”,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力争到200万辆。

2022-07-25

专访郭烈锦院士:为什么说氢能被严重低估了|新京智库高端访

日前,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召开的全球变化大会COP26上,如何脱碳几乎成了最主要的议题。COP26亦将“到本世纪中叶,确保全球净零排放,并将温度控制在1.5℃以内”作为目标。

2021-11-15

污染来袭,河北12市、山东16市和山西9市启动橙色

)城市于11月1日8时起发布重污染天橙色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2019-11-01

新型锌空电池有望成为来新储能技术

纽约州已签署一项协议,从加拿大公司Zinc8 Energy Storage采购新的100 kW / 1 MWh锌空电池。

2021-01-08

可再生能源分析和测(2019~2024)

在光伏的带动下,2019至2024年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幅50%。这意味着1200GW的增长量,相当于美国目前的总装机容量。其中,光伏发电占增长量的近60%,陆上风电占四分之一。

2019-10-22

实现碳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应对变化国家战略,取得突出成绩,但要在来40年先后实现碳峰、碳中和目标,也面临艰巨挑战。一是排放总量大。

2021-03-1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