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气候变化 | 耗时 15 ms

国家中心:极端天事件仍呈多发强发态势

)“目前,国家中心对今年我国总体状况有一个初步的研判,认为今年全国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事件仍然呈现出多发强发态势。”6日,在中国象局2月例行发布会上,国家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说。

2023-02-22

专家解读:中国应对说到做到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一项针对中国2013—2017年空质量的新研究表明,中国细颗粒污染程度大幅降低,改善空的政策成效显著。

2019-12-09

暖或将对太阳能发电有不利影响?

2019-08-26 10:31:07 能源舆情便利的生产条件使得太阳能成为众多地区的主要可再生能源,有人认为随着全球暖,太阳能产业将会更加繁荣,且几乎所有相关报道都在强调这一点,但是,

2019-08-26

牛津大学发起净零倡议 为解决方案提出建议

这项倡议将利用该大学学和政策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各个学科的顶尖学者,学科包括地理学、物理学、经济学、生物学、法学和地球科学。

2020-12-03

应对 中国是认真的!联合国:中国已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军国家

2020-12-14 09:54:17 央视新闻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国际社会正凝心聚力,切实应对

2020-12-14

《中非应对合作宣言》:中方将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共同推动低碳、低温室体示范区建设

我们愿进一步加强中非应对南南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在清洁能源、利用航空航天技术应对、农业、森林、海洋、低碳基础设施建设、象监测预报预警、环境监测、防灾减灾、适应等领域加强合作,开展务实合作项目

2021-12-02

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应对的先行者

3应对的“先行者”除产品呈席卷之势外,中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的供应,以及应对的行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9-09-02

习近平:统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兼顾应对和保障民生

习近平指出,近年来,极端灾害天频发,应对的紧迫性上升。国际能源市场近期波动也提醒我们,必须统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兼顾应对和保障民生。主要经济体应该就此加强合作。

2021-11-01

暖导致麦蚜暴发为害机制获揭示

08:43:48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李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害虫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通过长期在冬小麦主产区麦田架设红外辐射升温设备,系统模拟暖对麦蚜种群动态和取食行为的影响

2021-12-28

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加强应对与大污染治理协同控制【两会声音】

2020-05-26 09:20:20 福建日报   作者: 郑昭  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提交《关于加强应对与大污染治理协同控制的建议》。

2020-05-26

“中国煤电发展之路辨析”系列沙龙第20期(二) | 中国工业应对的成效与展望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温室体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在应对领域所做努力和成效直接关系全球应对目标的实现。 工业是我国应对的最主要领域。

2020-12-11

联合国大会开幕 隆基发布首份行动白皮书

近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

2021-11-08

中国代表呼吁—— 全力延缓暖遏制海平面快速上升趋势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发言中呼吁国际社会抓紧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全力延缓暖,遏制海平面快速上升趋势。

2023-02-23

极端天事件频发,人类“无辜”吗?

IPCC最新报告强人类活动引起的对极端天事件影响的认识近日,政府间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参考。

2021-08-20

联合国峰会:清洁繁荣或灾难,必须做出选择

美国智库RethinkX也发表了专题报告《重新思考》,强调选择的重要性。

2021-10-13

暖湿使雅鲁藏布江源区输沙量增加

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江河源区输沙量以增加趋势为主,且冰川、冻土、植被和水文过程等要素迅速。这些要素如何响应,对河流输沙量有着怎样的影响、影响程度怎样等目前尚无共识。

2022-02-28

习近平向《联合国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

2021-11-02 10:03:09 新华社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

2021-11-02

中美合作开展研究

中国清华大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新成立的加州研究院签署合作备忘录,正式开启战略合作。

2019-10-08

极端天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

结果显示,全球暖趋势仍在持续,极端天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

2021-08-05

1.5℃温目标需各国加强行动

英国《自然·》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在2030年前提出更有雄心的国家行动承诺对于将本世纪的控制在1.5℃以下至关重要。

2022-12-0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