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气候变化正在重建“适 | 耗时 28 ms

首个交流环网全面成、最长直流线路式投运 特高压再两项世界级工程

推动我国电工装备制造能力实现了新的飞跃”、体现“使我国能源大范围优配置能力实现了要提升”。

2019-09-27

李俊峰:树立一个地球理念,碳中和是紧跟时代潮流的系统性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拜访了一位能源行业深耕四十年的“能源老将”――国家战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

2021-05-28

甲烷浓度创历史新高

中甲烷浓度加速攀升这一事实,再次给全球敲响了警钟,即应对危机必须抓紧,因为“计划赶不上”。

2019-06-11

全球首创中国首发,施耐德电新品EvoPacT HVX厦门工厂隆下线

众多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施耐德电新品EvoPacT HVX新一代中压智能真空断路器施耐德电(厦门)开关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施耐德电厦门工厂”)隆下线。

2022-09-09

巴西拟全球最大绿色制氢厂 有望每年减少1000万吨CO2排放

这项名为“Base One”的项目将耗资54亿美元,旨每年将太阳能和风能转为超过6亿公斤的绿色氢

2021-03-29

全球碳市场设进程不断推进 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权威人士提出,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长期来看,探索如何进行各地区碳市场的链接,是全球更大范围促进低成本减排,以应对要方向。

2021-07-22

喜讯 | 禾望电东莞研发中心设项目奠基仪式隆举行

2021-03-25 07:57:00 中国能源网2021年3月24日上午,禾望电研发中心设项目开工奠基仪式东莞市松山湖园区隆举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韩玉、副总经理肖安波等领导出席奠基仪式

2021-03-25

电力需求多大程度上是可预测的?

能源与经济系统随时都发生结构性与技术,以及黑天鹅事件。这些都将明显改过去的轨迹。因此,无论是能源系统还是经济系统,不具有可预测性,而具有可塑造性,是受到人的行为等因素影响的。

2019-06-04

世界象组织发布公报 全球温室体浓度创新高

2019-11-27 08:36:08 经济日报本报日内瓦电 记者杨海泉报道:世界象组织日前发布《世界象组织温室体公报》称,大中吸热性温室体水平连年突破历史纪录,这种持续的长期趋势意味着人类子孙后代将面临越来越严影响

2019-11-28

“超级充电宝”助新型能源体系

其中,抽水蓄能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的储能技术,合规模开发设。新型储能则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电力为主要输出形式的各类储能技术,包含锂离子电池、压缩空储能、机械储能等。

2023-06-28

新能源:促成人类文明史上最根本的转

》(Rethinking Humanity)研究报告认为,世界经历一个更为根本的转

2020-12-21

甲醇汽车规模推广底更足

甲醇汽车便宜又环保  吉利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的甲醇汽车生产基地,车间工班长高奎绍紧张地指挥工人进行新一批甲醇卡的最后调试。

2022-07-15

储能是构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支撑

储能具有快速响应、双向调节、环境应性强等技术优势,规模应用将对能源转型、电网格局、电源结构产生大影响。要加快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储能来配合常规电源,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

2023-05-22

肯尼亚金融企业,非洲开展清洁能源扩张

此次融资的目标是扩大Solarise非洲的清洁能源分布。谈到最新投资的时,CEO扬·阿尔伯特·瓦克说,这些资金将用于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太阳能光伏项目。

2020-09-25

生态环境部详解“面清单”:简审批、免于现场执法

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了《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前提下积极服务落实“六保”任务 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精准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确保如期完成全面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及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阶段性目标任务

2020-06-15

2020国内电学储能十大工程

根据国家发改委去年中印发的《2019-2020年储能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储能要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初期过渡;“十四五”期间,实现商业初期向规模发展转

2020-02-26

生态环境部:三部门地下水环境监测网

柏仇勇进一步介绍,目前地下水环境的监测数据主要来自其他部门,生态环境部跟自然资源部、水利部联合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

2019-05-30

世界上最先进的超快速电动汽车充电器日本推出

Tritium的发言人称,一直以来日本企业对于技术很视,有着独特的思维和出色的客户体验,Tritium很期待帮助日本进入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下一阶段。

2020-01-16

德国氢能战略:能源转型中引领世界

德国备受争议的使用碳捕获和储存(CCS)的天燃制氢只能以“过渡的方式”使用。应对的斗争中,用可再生电力制造的氢越来越被视为工业和航空等排放顽固行业的灵丹妙药。

2020-11-16

锅炉智能燃烧技术碳达峰进程中的环保角色

据了解,该智能燃烧技术可显著提高锅炉燃烧效率,以1000MW机组锅炉为例,应用本技术后,锅炉效率提高0.49%,炉膛岀口 NOx排放减少5%,提高了锅炉的煤种应性和燃烧调整灵活性。

2021-01-1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