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11日发布报告说,未来8年全球来自清洁能源的电力供应必须翻倍,才能有效限制全球变暖;否则,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增加以及缺水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源安全可能受到损害。
2021-02-22 14:24:24 中国能源网全球能源行业正在进入向更绿色、更低碳的清洁能源产业加速转型的电气化时代,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和业务模式的创新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可持续能源在用能结构中的比例以减少行业碳排放
普通燃油车通常注入柴油或汽油,通过燃烧释放化学能,以转化为汽车的动能。氢燃料电池汽车中,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在氢与氧结合生成水的同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将生物天然气定义为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的天然气,与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气并列为常规天然气的重要补充;将生产工艺明确为经厌氧发酵和净化提纯产生天然气的主流工艺路线,热解气工艺亦可参照执行。
生态环境部制定的《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对31个重点行业提出具体的减排措施,对其中15个较为成熟的行业进行了绩效分级,采取差异化减排措施。
这有时被称为“绿色”或“可再生氢”。蒸汽甲烷重整(SMR) ——指的是一种化学合成反应,蒸汽在高压下从碳氢化合物(如天然气),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这有时被称为“灰色氢”。
2021-11-01 14:24:29 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林清辉 据新西兰媒体报道, 新西兰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长詹姆斯·肖将带着新的减排承诺参加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5月23-24日,在市工信局指导下,为帮助柳州市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意识及安全管理水平,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三江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在三江县举办了一期企业精益化安全管理实战技能提升培训班
但在城市供热走向绿色、高效的过程中,区域供热也经历着由单一热源走向多种热源、以化石能源为主到可再生能源、余热等清洁能源的转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有哪些供热方式可成为主流?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电力企业如何化解困难,更好地实现走进去、走上去成为关键。电源需求差异化明显中国电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秘书长祝慧萍以数据梳理了目前电力项目“走出去”的整体态势。
2021-04-01 13:58:52 生态环境部2021年3月31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环境科学与技术》发表论文,通过全国尺度的大气排放清单、修正的空气质量模式模拟和暴露风险评价模型,系统研究并揭示了我国11种大气有害痕量元素的排放变化、暴露浓度水平及相关健康风险。
以可持续发展为灵感推动创新受到大自然的启发,科思创的创新型二氧化碳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宝贵的原材料在多元醇生产中重复使用。
2021-04-29 08:02:01 科技日报 作者: 陈曦 吴军辉 “吸”入空气中的氧气,经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就可以实现放电;充电时,放电产物通过可逆反应被分解,
大气污染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相关研究表明,造成北方地区雾霾的“元凶”之一正是与供暖息息相关的煤炭,供暖与防霾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249.5%,但是环比下降11.6%,这也是动力电池总体装车量出现环比微跌的主要原因,但这并不影响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占比进一步提升,从1-8月的48.7%增长到49.5%,距离超越三元锂电池仅一步之遥,或将在年底实现
该制程直接从环境空气中提取二氧化碳和水,用太阳能分解产生合成气体,即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合成气体可以加工成煤油、甲醇或其他烃类。这些加入式燃料可以用于目前全球的运输基础设施。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