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民用液氢实现零的突破 | 耗时 72 ms

太阳能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

如今,光合作为解决我们二氧化碳问题奠定了基础。瑞典林雪平大学(Swedish Linkping University)研究人员发了一种利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化学物质作为燃料方法。

2020-06-15

中广核:国内新能源装机2000万 海外一纵两横

这组数字变成节点,是2019年12月25日,随着最后一台逆变器成功合闸运行,中广核安徽当涂26万千瓦平价光伏项目顺利全容量并网。

2020-01-14

万亿能赛道:漫长而执着“奔赴”

而这,是一场全球范围竞赛,也是“东方岛”努力奔赴未来。碳中和时代“”大有可为要想碳中和目标,迫切需要开发新生产工艺和技术来深度减排,“脱碳”“固碳”甚至“负碳”。

2021-08-25

天津能产业链雏形已 企业加速投资布局

随着“两化搬迁”乙烷裂解、丙烷脱二期等项目施,未来年产气可达43万吨。除企业工艺自外,目前可调资源约5.6万吨,可满足50多万辆乘小客车每年跑1万公里。

2020-09-07

如何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

煤炭大规模使,造成了大量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让中国成为了全球碳排放量最高国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然而,大规模煤炭使,并不能改善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状。

2020-06-09

江苏夏季电负荷或连续三年一亿千瓦

2019-07-10 13:46:23 互联网7月9日 从江苏电网2019年迎峰度夏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夏江苏省预计最高调度电负荷将达到11300万千瓦,同比增长9.8%,连续第三年一亿千瓦

2019-07-10

14家能上市公司半年报“追踪”

公司预计2020年上半年可营业收入为5000万元至7000万元。公司产品目前主要应于客车、物流车等商车型。

2020-08-17

林德首个中国项目签约

这也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林德公司在国内首个项目。林德公司是全球领先气体和工程集团,是工业气体、工艺与特种气体全球领先供应商。

2020-11-09

能源发利好,低位潜力股有望持续爆发

中国能兼具产业基础及应市场,综合优势显著中国具有丰富能供给经验和产业基础。

2021-07-09

锂电池“终结者”再!固态电池抢占制高点

这项新技术使了一种弱结合到锂离子固态聚合物材料,来代替通常作当前电池单元电解质挥发性体溶剂。

2019-11-29

全年销量160万辆 新能源产品增长190% 上汽通五菱成销量第一族品牌

日报消息(记者荣瑶)1月4日从上汽通五菱获悉,2020年,其汽车产品全年销量160万辆大关,截至去年12月,连续9个月同比、环比双增长。

大型能源企业如何携手各界构建净排放生态圈

曾参与联合国气候谈判落基山研究所董事陈济,日前在壳牌组织“赋能进步,共创净未来”高峰论坛上表示。他认为,壳牌等跨国公司减碳经验、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助力中国“双碳”目标。

2021-11-16

广州、昆明同步进行 我国首次固态能并网发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固态储开发项目日前在广东广州、云南昆明同时并网发电。这是我国首次利光伏发电制成固态能并成功应于电力系统,对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加快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3-05-06

阳光电源曹仁贤:未来能发电站

2020-08-26 08:35:18 中国电力网随着燃料电池技术迅速发展,场景越来越广泛,能将成为21世纪除了电能以外最重要二次能源。

2020-08-26

柳州外贸逆势增长进出口总值228亿元 同比增长3.8%

日报消息(记者粟桂利、通讯员杨旸)昨日记者从柳州海关获悉,我市外贸逆势上扬,2020年进出口总值228亿元,同比增长3.8%。

蔚来“固态电池” 噱头还是技术

在目前常汽车电池中,基本采电解作为电解质,简单来讲可以将其称为态锂电池,但是态锂电池可能因短路、高温而发生起火,锂离子在反复工作过程中,金属锂负极表面容易生长出锂枝晶,并发生粉化,这会大大降低电池

2022-01-10

印度“绿”目标挑战重重

“该政策目标是大幅提高印度绿产量,同时将绿于包括交通领域在内多种领域。”

2021-08-19

“绿电”制“绿” 中国石化首套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示范站投

11月8日,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近日中国石化首套质子交换膜(PEM)制示范站在所属燕山石化启动投,标志着中国石化自主研发国产PEM制设备打通了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整套流程。

2021-11-10

北京加快建设全球最大加站 涉测试平台三季度建成

大兴国际能示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能交流中心是大兴国际能示范区特色主体之一,建筑面积4888平方米,搭建国际化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平台,打造集能社会、能成果、企业技术与产品发布等于一体沉浸式能展示

2021-07-09

京沪能之争硝烟起

建成后,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参与构建赛区制、储、输、加集成平台,通过智慧化调度集中控制,服务于北京“绿色冬奥”“科技冬奥”。

2021-07-0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