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比亚迪刀片电池“尝鲜 | 耗时 26 ms

前11月动力装机量增长21% 光伏需求或将反转

2019-12-25 08:55:33 证券时报网天风证券认为,前11月动力装机量约52.7GWh,同增长21%。其中,装机量排名前十企业合计约46.4GWh,占88%。

2019-12-25

国产汽车芯迎来新机遇

行业市场格局有待重塑  受汽车智能化和动化趋势影响,子芯占汽车成本重不断提升。

2023-07-19

动力V2G规模化落地还有多远?

成本占整车超过40%,使得如何提高车载动力能利用率,逐渐成为行业焦点之一。

2022-10-19

新能源车“换”模式能否普及?

但长期以来,换也存在着产权归属不明晰、标准不统一、安全隐患等痛点,国内仅有北汽新能源、蔚来等几家车企试探索。

2020-07-07

动车又有新体验 银联无感充上线

有些公共充桩使用时需要下载App;支付时还需要扫码,较麻烦。无感充一般通过蓝牙让车机和充桩自动匹配。插上枪后自动开始计费,拔下枪后自动完成扣费,传统方式方便很多。

2020-04-30

普拉格能源5日股价翻倍,燃料汽车受资金追捧

2021-01-14 09:59:07 财联社当地时间1月12日,氢燃料厂商普拉格能源宣布与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各出资50%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致力于研发、制造及销售燃料汽车和氢能源

2021-01-14

超1600亿元的动力回收“大生意”

2020-08-10 11:06:20 中国   作者: 马斯克斯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动力面临着大规模退役,回收领域前景非常光明,我国目前注册的具有废旧动力回收资质的企业仅有

2020-08-10

巴斯夫布局欧洲动力回收

该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创新的闭环工艺,从动汽车中回收锂离子,并利用回收的材料在欧洲生产新的锂离子

2019-10-09

厂商迎来上市潮,“宁王”地位还稳吗?

第三跳,是2016年补贴政策向高能量密度倾斜,三元锂的需求开始超过磷酸铁锂,宁德时代装机量超越,从此所向披靡。回顾宁德时代崛起路上的关键节点,不难发现,两次吃到政策红利非常关键。

2022-01-18

美方拟反规避调查,直指东南设厂光伏企业

来自中国机商会相关部门的最新消息称,当地时间2021年8月16日,美国太阳能制造商向美国商务部提交申请,要求对特定生产商生产的、用产自中国的硅等上游部件,在越南、泰国及马来西完成组装并出口美国的晶体硅光伏及组件

2021-08-18

光伏产业链概览及展望——硅

,再将其切割为单晶硅或多晶硅,之后销售给下游企业,用于生产太阳能及组件(见图1)。

2021-07-16

为应对低碳转型 美国试引入地热“微区(micro-district)”概念

2020-12-10 13:15:57 中国能源网   作者: 李颖 编译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两个试验项目将试在整个社区部署地热供暖。

2020-12-11

疫情升级 欧洲锂工厂停摆

外媒报道称,南非储能产品制造商Metair Investments(梅泰尔)因疫情蔓延而暂停了其罗马尼Rombat厂的运营。

2020-04-03

4月全国太阳能产量1180.6万千瓦 同增长23.2%

2020-05-20 08:30:20 中国煤炭资源网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4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太阳能(光伏)产量为1180.6万千瓦,同增长23.2%;较3月份减少106.5

2020-05-20

特斯拉自造,会对国内新能源车造成压力吗?

2020-02-19 11:21:32 中国经营报自造的事,传得沸沸扬扬。消息表明,特斯拉正在弗里蒙特建造一条试点生产线,并设计自己的设备生产,这也是特斯拉首次生产自己的

2020-02-25

汽车出口强势崛起,动车成新宠占已超25%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异军突起给了我国汽车行业冲上巅峰,赢得市场的机会,因为我国在终端车企方面不仅传统车企如等转型迅速,而且有造车新势力在逐渐发力,机方面技术不输欧美日的企业,动力领域更是居于前列

2021-12-03

韩企关注中国汽车业开放动向 或成为重大受益者

路透社评论称,中国此举可望打开这一全球最大动车市场的大门。韩国《洲经济》24日称,此前获得认证并能获得政府补助的大多为中国汽车企业,外国企业在名单上难见踪影。

2019-06-25

德国汽车业的气化之争

斯表示,即使有些能“仍然是在燃煤发厂”产生的,一辆纯动汽车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有燃油车的一半。如果使用更多的绿色能源,纯动汽车会更好。

2019-05-08

“大国重器”的活样本

这是宁波工业史上首次有企业获此殊荣,也是中国制造“大国重器”的活样本。仅一年时间,他们在原产品的基础上将磁体内径增加到930毫米,再次将全球领先的无液氦技术推进了一大步。  

2023-04-25

特斯拉续约宁德时代到2025年,车企自产走得通吗?

主流企业的研发占大概都在10%左右,这些钱主要用来做技术研发和储备,这主要是动力技术难度大、技术路线多的特点决定的。

2021-07-2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