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每天1.2万吨!湖北 | 耗时 16 ms

国家电投今年新能源项目开工装机达550千瓦

在中国电力自主开发的麻城市多能互补百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的施工现场,46台工程机械正热火朝地工作着,挖掘机声、推土机声、打桩声此起彼伏,300余名工程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500千伏主变组装、送出线路塔基浇筑

2022-06-08

世界首条新能源通道投运72减少燃煤消耗90

谢莉蓉 摄24日,世界首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能源大通道——青豫直流工程累计向河南输送“绿电”20亿度,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90。据了解,该工程低端直流系统已持续带电运行72

2020-09-25

年减排4000多 这项煤电厂节能“黑科技”通过鉴定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军营估算,全国电厂如能广泛采取该技术,预计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4150

2022-08-10

打造皖“地热+”应用标杆

一、 项目基本情况淮矿业集团办公中心和配套住宅中央地源空调项目包含三大能源中心,总建筑面积48平方米,其中办公中心建筑面积 12平方米,配套高层住宅建筑面积19平方米;桓花园(南、区)建筑面积共为

2021-12-29

中国石化2021年:氢气产能超350!已建成加氢站76座!

加快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去年11月,中国石化在京、乌鲁木齐、新疆库车三地举行云启动仪式,宣布我国首个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2022-08-23

滇西直流工程上半年送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

2020-07-30 08:21:05 南方电网报截至7月18日,±800千伏滇西送广东直流输电工程,(简称“滇西直流工程”)2020年度累计满负荷送电达960小时,送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

2020-07-30

华能饶平大山风电场项目正式开工

2019-04-24 08:45:41 中国煤炭资源网鸿泰融新广东分公司消息,2019年4月21日,华能潮州饶平大山风电场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2019-04-24

全国3月份公共充电桩比2月增加1

截至3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54.2台,其中交流充电桩31.9台、直流充电桩22.2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8台。

2020-04-13

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 总投资185亿元

记者了解到,陕工程起于陕西省榆林市,止于省武汉市,途经陕西、山西、河南、4省,线路全长1137公里。

2020-03-02

能源向省捐款1300

2020-02-03 09:47:28 能源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续推进,为进一步加大对省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力度,能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国企担当,在控股股东中国三峡集团已向省捐款

2020-02-25

破解靠吃饭 首个风光一体发电项目投入运营

12月16日,日报全媒记者来到广水市十里街道宝林寺村,中电建广水新能源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宝林风光一体化发电站坐落于此。

2020-12-18

到2025年京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力争达200

交通行业是减污降碳的重点领域,京市制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大力推进车辆“油换电”,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力争达到200辆。

2022-07-25

全国充电桩累计达117.4

充电联盟指出,截至2019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49.6台,其中交流充电桩28.9台、直流充电桩20.6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8台。

2019-12-12

价格突破14元/ 电池企业都在抢这个材料!

2500元/,均价报14.05元/

2021-09-08

新能源发电首次突破600千瓦大关

2020-08-24 08:15:42 日报   作者: 彭一苇 邹平 汪鹏  8月21日从国网电力获悉,近期我省风力、光照较充足,新能源发电条件良好,电网新能源发电出力总量于

2020-08-24

江苏油田上半年生产原油53.81,同比多产1.4

累计生产原油53.81,同比增加1.439,页岩油日产约200

2023-07-06

垃圾一可发电37余度

2020-11-19 08:05:58 京日报   作者: 陈强  千垃圾“能力”有多大?近日,房山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并实现并网发电。

2020-11-20

“风光共舞” 能源集团新能源装机破百千瓦

2019-12-31 10:09:30 日报12月26日,能源集团新能源公司老河口光伏二期项目并网发电。

2019-12-31

十堰市处理餐厨垃圾150/日

—年平均发电量达160度!2019-06-27 15:23:22 中国环境报“卸料。”

2019-06-27

京绿色发展提"颜值" "蓝获得感"日益增强

几年过去了,今年年初,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细颗粒物(PM2.5)较2013年下降43%,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数占比超六成。广大市民的“蓝获得感”不断提升。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