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欧盟 | 耗时 25 ms

央企纷纷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谁最激进?

近期,在中、法、德三国领导人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三国领导人就应对气候变化、中关系、抗议合作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2021-06-28

碳中和,能源应在前

美国家相比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我国减碳任务重、时间紧,因此在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提升煤炭、石油的利用效率,同时增加天然气的消费占比。

2021-06-23

新能源:促成人类文明史上最根本的转变

ORA(拉)意味着GWM将继续一丝不苟,坚持制造优质汽车,也是“开放、可靠和另类”的组合。ORA有三种产品:iQ,R1和R2。

2020-12-21

卡位800V高压平台 孚能科技超充超压技术“领跑”

中国科学院院士阳明高在多个场合指出,解决充电的后顾之忧,需要更大功率的快充技术,超级快充是大势所趋,行业需要推进电动汽车采用800V甚至更高的电压平台。

2021-12-28

如何看电力体制改革现状:电改未来命运抉择

这种廉价,一方面是相对于国际同行(美国/洲而言),中国籍此取得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一方面是相对于自身降价的潜力而言(可以对比中国的通信行业的资费水平,并与发达国家作比较)。

2021-03-12

沈承鹏: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喜提加速键

中科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阳明高曾指出,2022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是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第一个关键节点。

2020-06-04

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喜提加速键

中科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阳明高曾指出,2022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是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第一个关键节点。

2020-06-02

广汽长城加码氢燃料电池汽车 “由商转乘”尚需磨合期

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阳明高曾多次公开表达了对氢燃料推广路线的判断。

2020-08-06

2035年零碳发电系统成本远低于煤电

洲的能源企业,包括BP、壳牌等,已经对企业战略做出较大改变。他们都宣布了2050年零碳目标,加紧出售油气资产,布局海上风电、氢能等零碳能源。

2020-12-04

召回大户特斯拉的「美式」傲慢

从近三年来看,中国的汽车召回规模远低于美国家,并且受监管部门的缺陷调查影响比较明显,被动召回的汽车数量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一半以上。本次特斯拉召回,就是在相关部门的强制干预下实施的被动召回。

2020-11-20

海上风电的“慢思维”与“快功力”

早期,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并不明朗,产业链尚未成形,较洲部分国家有较大差距,未经长期验证的机型贸然进行批量装机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对风险的权衡,让中国海装有意放慢了发展的步调。

2021-07-15

隆基股份“光伏制氢”:这步棋还没被市场看懂

而目前电池储能方面,澳洲、北美、洲应用比较广泛,特别是美国,而在全球范围内,电池储能领域尚不经济,还有很长的路径要走。

2021-07-09

特斯拉们带来警示:智能电动汽车离安全上路还有6道坎儿

比如洲ECE R131制动性能法规是操作者优先策略,即只要驾驶员介入,AEBS就取消工作。“比如人不小心碰到方向盘或是踩了油门,导致AEBS取消减速或是反而加速,就可能导致危险发生。”

2021-07-08

三大造车新势力,理想最先掉队?

一位为德系车企做市场调研人士对作者表示,包括生活方式和汽车文化等多种差异,让国内汽车消费者对外观的偏好比例明显大于对性能的偏好,“比如类似汽车秘书的智能行程安排,在美的用户调查中几乎必选,而在国内用户调查中

2021-08-16

卖一辆赔一辆 新能源汽车离盈利还有多远?

据陈士华观察,在美等传统汽车发达地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的难度比传统燃油汽车小得多,而在打开国际市场之后,更大的市场增长空间也能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整车企业的生产规模。

2021-08-05

波士顿咨询发布报告《企业碳中和路径图——落实巴黎协定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路》

落实巴黎协定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路》报告共包括七大章节:对当前世界各国针对碳中和议题出台的相关法规及政策进行梳理;详细介绍企业制定碳中和路线图中的三大关键环节:碳基线盘查、减排目标设定及减排举措设计;收录了来自美洲、

2021-07-28

谁能“干掉”特斯拉?

可以打个比方,操控性能超过宝马的品牌,要么做不到宝马这么均衡(阿尔法罗密),要么得花更多的成本定更高的价格(保时捷)。所以宝马才可以在同价位段竞品上,保证最优秀的操控性并保持最高的销量。

2020-10-16

核电重启加速 产业链上游亟待“解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核电审批的速度较慢,与早年曾提出的大发展仍有距离,牵制因素一是电力仍存在过剩,二是在技术路线方面,采用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技术还是美国、洲技术仍面临权衡

2019-12-06

2018年中国水电新增生产能力859万千瓦

2018年,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际完成投资约28亿美元,涉及沿线亚洲和洲8个国家,直接创造6700个当地就业岗位。

2019-06-17

美丽盐城“风光”无限

促进中丹政府交流,推进中外企业间合作,通过中丹、中国际合作,共同研究探讨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趋势、竞争性配置机制、技术优化与成本降低等内容,打造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二是开展海上风电新技术和消纳交流合作。

2019-09-1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