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欧洲锂电池 | 耗时 20 ms

Q1全球动力装机TOP10出炉,海外装机已超中国

汽车动化正在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极速推进,以、北美为代表的海外市场正成为动力新的增量市场。中国企业正携手中上游材料、设备企业共同“出海”。

2023-05-22

“妖”暴涨5倍,“宁德们”左右为难,行业困局何解?

上游——材料领域,从矿资源、正极到解液等原材料,过去一年经历了一轮价格大上涨。

2022-03-14

特斯拉获得德国法院批准:可继续砍伐森林以建立首家工厂

2020-02-24 14:26:27 澎湃新闻北京时间2月21日,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公司于当地时间2月20日获得了德国法院的批准,被允许可继续砍伐德国首都柏林附近的森林,以建立特斯拉首家汽车和工厂

2020-02-25

瑞典达拉纳水站5MW/6.2MWh储能系统投运!

2019-05-28 16:18:53 中国储能网日前据悉,芬兰公用事业厂商Fortum公司已在瑞典达拉纳的Forshuvud水站开通运营了一个容量为5MW/6.2MWh离子储能系统。

2019-05-28

海外储能订单大增 远东持续发力

远东研究院执行院长相江峰表示,2022年2月起,户用储能市场需求逐步上升,2022年全球出货预计将超过9.5GWh,产值超过300亿元人民币,“远东户储领域发力较早,2021年,就收到了来自客户的户用储能订单

2023-01-30

Saft公司计划在芬兰建北地区规模最大储能项目

2019-11-22 11:16:31 中国储能网据外媒报道,全球能源巨头道达尔(Total)公司旗下的法国储能厂商Saft公司日前表示,计划在芬兰部署一个大型储能项目。

2019-11-22

之战:成本与性能

有报道称,特斯拉(Tesla)将在于中国制造的Model 3中使用磷酸铁(LFP)技术(来自中国生产商CATL)。

2020-08-03

德国支持特斯拉在柏林建立其首家工厂:或将予以政府补贴

由于更严格的排放规定对燃油机汽车需求造成了威胁,德国政府已拨出资金支持,用于在当地生产动汽车,以确保制造业就业。

2020-02-25

磷酸铁被疯抢

但是由于上游原材料市场的价格波动,产品也难免会出现价格波动。当前,随着磷酸铁重新被车企积极拥抱,产能供需形势发生变化,其价格也将会迎来新一波的增长。

2020-11-25

5家产业链科创企业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6亿元

亿智库分析师郝晨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些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增势迅猛,带动了上游材料企业发展。据亿汽车观察,在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上游材料生产企业申报科创板较为积极。

2019-11-06

矿争夺加剧 回收市场才起步

要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除了从上游寻求更多矿资源,有关部门和企业还加强了对下游产业回收的布局,但总的来看,当前的回收市场刚刚启动,目前部分仍处于随意废弃状态。

2021-12-03

助推能源革新

,再次引起人们对的关注和讨论。

2019-10-25

中国海上风平价之路不能照搬经验

8月27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五届全球海上风大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表示,科技决定海上风的未来,科技塑造海上风的未来。

2020-09-04

“俄乌冲突”阴霾下,将疯狂加码新能源

上任仅仅两个多月,刚刚接过“铁娘子”默克尔权杖的现任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就不得不站在俄乌冲突的漩涡中。

2022-03-22

2019年太阳能市场爆发 新增装机同比翻一番

2019-12-12 14:02:46 缆网根据太阳能行业协会SolarPower Europe本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以104%的增长率增长,正在经历“安装热潮

2019-12-12

亿纬能刘金成:有车企明确提出价格红线,涨太多也难做

与此同时,在技术路线上,当特斯拉另辟蹊径大规模使用圆柱动力,凭借其一己之力,也将大圆柱的研发重新推向行业主流视野。当下包括亿纬能在内的厂商纷纷将目光瞄准了格局未定的的圆柱

2022-04-11

海外巨头杀向磷酸铁领域

得益于磷酸铁本身的成本、安全性能优势,以及材料和系统集成(CTP、刀片)等方面的创新,磷酸铁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主力车型纷纷推出磷酸铁版本,并销售持续火爆。

2021-10-12

中国制造汽车加速“行” 新能源成海外突破口

据乘联会统计,2020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1.3万辆,同比下降44.0%,而新能源汽车销量则是同比增长52%,达到40.3万辆。或超越中国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

2020-11-05

这些续航已超1000公里!

然而,单从技术来看,并非只有氢燃料的续航能力最长,目前已知的就有包括高能量密度、石墨烯、铝空气等多种类型的动力,可以实现单次充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以上。

2019-05-08

离子的成名之路和背后的三十年

1976年,惠廷汉姆创造性地采用硫化钛作为正极材料,金属作为负极材料,帮助埃克森公司申请了世界上第一个可充的发明专利。也正因此,惠廷汉姆获得“之父”的名号。

2019-10-1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