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欧洲锂电池 | 耗时 20 ms

动力装机环比增长362.3%

3 月动力装机量环比大幅增长 362.3%,三元仍占据主流:3 月动力装机量分别为 2.76GWh,环比增长 362.3%,其中三元 2.18GWh,占比 79.0%,铁 0.51GWh,

2020-04-17

特斯拉超级充站功率突降至120kW 原因不明

2020-08-14 09:19:43 盖世汽车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在美国和等地都运营着超级充站(Supergers)。

2020-08-14

天能股份增投51.7亿 建设年产15GWh项目

3月30日晚,天能股份(688819.SH)发布公告,计划增投51.7亿元加码新赛道,新建15GWh的碳酸产能。

2022-04-22

阵阵“寒意”难掩 动力产业反转信号

降本增效“凛冬”之际,动力企业开始摸索降本增效的发展之路,探索技术路线是动力企业的重要选择之一。随着补贴退坡幅度的超预期,磷酸铁相比于三元的成本优势逐步扩大。

2019-12-09

磷酸铁、三元、钠、铝等6种技术竞技,谁是王者?

说起来磷酸铁和三元都是离子领域的兄弟,不过近两年来,磷酸铁和三元似乎有一些你追我赶、各不相让的趋势。

2021-12-28

气候变化现苦果 酷热大旱袭

新华社发【今日视点】几个星期以来,大陆正面临异常严重的干旱。缺水,作为气候变化带来的苦果,已经危及的农业、旅游业和生物多样性,对粮食、能源和工业生产造成负面影响。

2022-08-10

补贴归零在即 我国动力产业走向何方

可以看出,今年前6月,三元累计产量占据明显优势,但随着补贴大幅退坡,一个较为明显变化是:搭载三元还是磷酸铁,部分车型开始重新作出选择。

2019-07-18

太蓝汇|的玄妙与魔力,的原理概述(上)

「太蓝汇」是太蓝新能源开设的科普内容集汇栏目,通过知识科普触及技术动态和相关市场领域。深耕于先进固态产业研发,太蓝力量正当时,并且将不断发荣滋长。

2022-08-18

疫情之下:可再生能源发逆势上扬!

2020-04-21 09:13:40 国际能源小数据由于新冠病毒的蔓延,导致整个盟国家力需求下降。

2020-04-22

宁德时代宜春新型离子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奠基

10月28日,由宁德时代投资建设的宜春时代新型离子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在宜春经开区正式奠基。

2021-10-29

太蓝汇|的玄妙与魔力,的原理概述(下)

「太蓝汇」是太蓝新能源开设的科普内容集汇栏目,通过知识科普触及技术动态和相关市场领域。深耕于先进固态产业研发,太蓝力量正当时,并且将不断发荣滋长。

2022-08-23

1-8月全球动力装机量TOP10出炉!

数据显示,8月份,全球动汽车消耗量为45.7GWh,同比增长90.3%;1-8月,全球注册的动汽车总用量为287.6GWh,同比增长78.7%。

2022-10-18

我国与海上风技术差距逐步缩小

2019-07-25 11:20:17 中国力报   作者: 简悦  “我国与海上风技术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海上风机组单机容量正在逐步提高。

2019-07-25

废除“白名单”、补贴退坡、起火事件频发、巨头产能大扩张| 新能源汽车行业剧变

与此同时,巨头宁德时代宣布在研发基地的投资追加100亿元。新能源汽车行业再次迎来变局。

2019-07-24

车展新能源车爆火,产业链业绩却崩了?

不过,“冰火两重天”的是,整车企业在上海车展的镁光灯下爆火,它们背后的产业链却跌进了冰冷的深渊。上游的级碳酸、氢氧化价格距离高点已经不止“腰斩”,中游环节的六氟磷酸等材料价格也被带崩。

2023-05-22

2019年德国将首次成为最大动汽车市场

2019-12-11 09:39:41 新华网   作者: 毛竞  据德国视新闻频道网站9日报道,专家预计2019年德国将首次成为最大动汽车市场。

2019-12-11

崔东树:自造是整车集团必然选择 降成本是动化核心任务

2021-03-19 10:36:37 崔东树微号崔东树表示,是一个非标准的化学产品,与汽车钢板等基础原材料不同,并非每个企业造出来的都一样。

2021-03-19

离子:储能中的明珠

其中,惠廷厄姆采用硫化钛作为正极材料,金属作为负极材料,制成世界上第一块离子。古迪纳夫经过反复实验与验证,发现钴酸比硫化钛更适合储存离子,进而显著提高压平台。

2019-10-29

固态动力量产提前?

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阳明高预测,全固态估计在2025-2030年后才会实现商业化。中国动力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预测,全固态预计2030年将实现商业化。辉能的固态动力性能如何?

2019-12-18

未来8年和亚将引领地热产能的增长

2020-01-08 10:53:38 中国新能源网一份新的报告发现,和亚将在未来8年引领全球地热产能增长的潮流,尽管初期成本高昂,但发展中市场也有望带动产量的增长。

2020-01-0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