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欧洲锂电池 | 耗时 20 ms

提高软包竞争力 亿纬能引入战投SKI

韩国新能源市场分析公司SNE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SKI动力总装机量为4.6GWh,以5.5%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五。亿纬能创立于2001年,专注于的创新发展。

2020-12-11

2024年家用储能市场规模将达6.6GWh

在未来五年内,住宅储能市场增长速度将超越德国,而德国是迄今为止的住宅储能市场的领导者。累计部署的住宅储能容量预计将增长五倍,到2024年将达到6.6GWh。

2019-08-12

蔚来汽车自造

近日,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发布消息,蔚来汽车计划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新建研发项目,包括从事离子芯和包研发的31个研发实验室,以及1条离子芯试制线和1条包pack线。

2022-06-14

龙头企业遭2.52亿专利索赔

据查,原告Umicore是一家总部位于比利时,在英国上市的材料公司。

2021-09-22

阳明高:里程焦虑、安全焦虑推动技术不断进步

对此,阳明高认为,初期由于比能量不够导致续航里程偏短,实际上,正是里程焦虑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2019-10-12

H1新增陆上风同比下降11% 德国表现最差

2019-07-26 10:35:23 缆网协会WindEurope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陆上风表现不佳,同比下降11%,从去年同期的3.33吉瓦增量下降至2.97

2019-07-26

2019年上半年海上风最新数据出炉

2019-07-29 10:58:45 北极星风力发网根据WindEurope(风能协会)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将新增风装机容量49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1.9GW。

2019-07-29

“终结者”再突破!固态抢占制高点

固态与传统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拥有更大的功率和更长的使用时间,是下一代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全球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研发布局,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需求有望接近500GWh。

2019-11-29

中日韩固态布局大PK

&美国东亚是研发的重点地区,但这并不代表美人自甘落后,开启二次工业革命的西方人深知,作为子产品的心脏不能完全掌握在中日韩手里。

2023-07-11

未来或被取代?多种元素前景光明,国产新能源迎来突破

多年来,随着动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利用率越来越高,动汽车市场倾向于使用作为动力,红极一时的一度形成了“有走遍天下”的局面,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缺点暴露出来,让国家政府和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在其他可替代的元素上

2021-12-10

最大的绿氢项目初具规模

到2030年,太阳能发总装机容量将有望达到9.5吉瓦,解槽总装机容量达到7.4吉瓦。

2022-03-02

动力巨头上游材料“军备赛”

第一步,将核心材料捏在自己手中以备战时之需成为共识。作为全球动力企业龙头们,已经构建起全产业链的宁德时代,完全可以当作自建材料仓库的范本,将绝大部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2019-10-21

成本将低至100美元/kWh 大众9亿元投建动力工厂

大众计划在未来10年内生产70款动车型,总产量目标为2200万辆,这意味着巨大的动力需求。从2025年起,仅在一个市场上,大众的年度产能需求就将超过150GWh。

2019-09-16

动力,正成为资本角逐的新目标

如,在宁德时代之后,亿纬能或将成为宝马在华第二家动力供应商;大众与宁德时代合作后又花了约11亿元收购国轩高科26.74%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有消息称万向一二三将成为大众在华合作的第三家动力供应商

2020-08-07

九国举行“北海峰会”,欲“抱团”开发海上风

当地时间4月24日,九个西和北国家在比利时海滨小城奥斯坦德举行第二届“北海峰会”,欲“抱团”大力开发海上风

2023-05-10

中国动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

12月28日,据彭博社报道,中国的动汽车出口在11月份翻了一番,达到单月高位,这尤其受到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到中国这一事实的推动。

2023-01-30

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龙头企业齐聚“亚都”

宜春,被誉为“亚都”,已形成从矿采选、盐制备到关键材料研发生产和生产的全产业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到此投资。

2021-08-06

有望再建10座大型海上风

2019-07-15 09:08:18 国际能源研究中心由能源公司TenneT,Energinet和Gasunie以及鹿特丹港组成的财团筹备的北海海上风枢纽计划(NSWPH)被视为荷兰,

2019-07-15

324座燃煤站中将有一半在2030年以前关闭

2021-03-25 11:35:03 国际能源小数据   作者: E Small Data  据euractiv网站报道,324座燃煤厂按照目前的退煤进程其中一半将在

2021-03-25

海外需求持续激增 国内企业发力家储市场

2022年,地缘政治、能源危机等因素推动全球储能市场井喷,家储储能需求迎来大爆发。中国储能产品逐渐成为家庭过冬“神器”。

2023-03-3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