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柳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实施办法》),不断创新人力资源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培育行业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逐步建成与柳州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如火如荼推进,上篇本报聚焦我市汽车等产业,报道了我市如何抓住《行动方案》的政策机遇,促进产品销售。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柳钢的发展体量正在由小变大,特别是防钢、中金项目投产后,规模体量基本相当于在沿海地区再造了一个新柳钢,在钢铁行业中的分量会相应提升。
会议指出,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我市发展的“生命线”来抓,打造更多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柳州模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国烜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在会上指出,全球氢能产业正处于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初期示范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
,以螺蛳粉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矿藏不断被挖掘;在互联网平台,政府官员、网红、明星直播带货螺蛳粉不断刷新销售记录,一场营销风暴席卷而来……近年来,全市柳州螺蛳粉产业逐渐形成产业化、标准化、品质化、品牌化、规模化格局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奖励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文件内容,认真贯彻执行。
2月26日,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主任陈文杰告诉记者,2023年,新区战略性新兴企业年产值达143.7亿元,同比增长40.3%,占新区规模以上总产值的55.4%,这一占比数字比肩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
科技部高新司负责同志表示,按照计划,到2025年底,国家超算互联网将可形成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优质、生态完善的总体布局,有效支撑原始科学创新、重大工程突破、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目标达成,成为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
根据《措施》,我市将力争到2022年全市智能家电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上下游产业配套基本完善;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
市工信局副局长莫春燕介绍,这种模式也属广西首次。企业最高可领取100万元创新券工业设计又称工业产品设计学。
8月31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获“国字号”批准后,我市正式开启“一市一园区”知识产权强国双试点共建模式,要重点针对试点园区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引导试点园区加快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能力提升,推动传统工业城市进一步聚焦自主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
各示范性产业学院要依托高等职业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和优势特色专业,以广西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六个主要任务深入推进育人模式改革,培养一大批支撑广西产业发展的新时代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培训+陪跑”模式,邀请来自高校、企业的知名优秀导师团队、商业品牌操盘手和新媒体培训讲师,为柳州工业企业相关人员讲授数字化的目标及组织变革、2024抖音“流量+电商”思维以及打法等课程,为大家输出线上营销推广先进的经验
在持续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新品,推动技术迭代升级的同时,协鑫能科充分发挥身处产业链核心环节具备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优势,聚合货源提供方、车辆持有方、电池持有方、换电运营方等多方主体,以车为能量载体,以电池为核心资源
截至2月29日,全市94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实现2月底前全面复工复产目标;复产人数约16.5万人,复产率达到75%。
初步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3.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6%左右。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