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核电融资渠道仍待拓宽 | 耗时 33 ms

厂家不惜倒贴保价 新能源汽车存大量消费升级需求

在国家补贴上,续航里程在250km以下的纯动乘用车取消补贴;续航里程250km到400km的纯动乘用车,补贴退坡60%;续航里程≥400km的纯动乘用车,补贴退坡50%。

2019-11-18

破解氢能产业卡脖子环节 液氢技术和装备国产化有突破

氢的储运、加注等环节特种设备多,检测认证技术及相关标准在完善,在氢能安全受到强监管形势下,获得各界认可的高密度储氢安全体系建立对氢能产业市场准入和商业化发展至关重要。

2020-01-03

氢燃料池汽车产学研深度配合 蓄势

燃料池汽车普及需要时间。

2019-11-21

周绍军:期车主邦成为改变能源行业的数字化力量

尽管本市场寒冬凛冽,但切入能源互联网赛的车主邦依旧受到诸多投机构的青睐,缘何如此?

2019-09-05

新疆光储示范项目僵局

新疆光储政策,明面上最重要的激励政策,是给储能项目所在光伏站每年增加100小时优先发量,持续五年。但围绕100小时优先发量,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2019-09-17

北京垃圾分类:混投难题解 全市铺开“盯桶战术”

混投问题依然突出不过,新版生活垃圾分类有难题解。8月1日清晨6点,65岁的杨福群(化名)骑着三轮垃圾车,来到丰台区芳星园三区东侧的一处分类垃圾桶站,开始当天的第一次垃圾分拣。

2020-08-10

游客553.3万人次 旅游收入44.37亿元

柳州火车站人流如织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宁静波报摄影)昨天是中秋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记者从市文化广旅游局获悉,中秋国庆假期,全市共接游客55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37亿元,过夜游客和外地游客比例均有所上升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支持工业振兴专项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突破关键心技术产业化项目扶持金、新兴产业项目培育扶持金、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奖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全国质量标杆奖励等。(五)企业培优育强。

商业航天产业基地蓄势

随着这个北京商业航天心制造承载地和卫星网络产业集聚区按下建设“加速键”,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南箭北星”的战略布局日益成形。  此次落地的4家企业和机构,都有自己的心技术。

2023-05-04

碳酸锂价格重返31万元/吨 应警惕产能过剩

川财证券表示,5月以来,锂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企稳反弹,对行业整体企稳起到支撑作用,建议关注锂池行业的整体投机会,关注池头部企业以及行业新技术持续渗透的环节。

2023-07-19

关于印发《煤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发改环〔2024〕8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

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池安全技术规范》解读

常见的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池主要有锰酸锂池、磷酸亚铁锂池和三元锂池等。其中三元锂池又可以分为高镍体系的镍钴锰池、镍钴铝池以及无镍的磷酸锰铁锂池等。

我市制定的国内首部综合性新能源汽车充设施地方性法规获批准 以“法治之力”为绿色出行“充赋能”

主要包括职责分工、充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公共充网络布局、充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充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建设、安全运营维护责任、差别化收费、发展促进等内容。

多晶硅供应充裕 近期将窄幅下滑

2020-04-22 08:46:49 缆网目前,国内市场多晶硅供应充裕,厂家装置部分停工,国内整体开工率保持在80-90%,截止4月17日,国内多晶硅厂家只有1-2家装置检修或降负荷生产,

2020-04-22

晶联光年产500吨ITO靶材项目投产 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7月6日,晶联光年产500吨ITO靶材项目投产仪式在位于阳和工业新区燕山东路的广西晶联光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新厂房举行。

多地蜂拥氢能产业 冷静慎万亿规模

财政部指出,长期执行补贴政策使得部分企业患上“政策依赖症”,中央财政已通过多种途径对燃料池汽车产业予以支持,当前主要任务是落实好既有政策,“目前不宜另设专项金”。

2019-10-21

冬日里的新能源池,等下一次正极材料革命

新能源池作为动汽车动力/续航的决定性部件,在近几年动汽车市场行情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其各大动车品牌心竞争力的地位也被不断巩固。

2021-01-08

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解读/图解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动自行车产业安全与发展。我国是全球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大国,目前国内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动自行车已成为人民群众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李琼慧:“十四五”新能源消纳面临挑战

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国际能源署研究认为,2035年前后,光伏发装机容量将超过煤和气,成为第一大源。彼时,预计全球新能源发量占比将超过20%。

2020-11-2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