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节能减排的趋势下,生物质燃料被认为是未来航空燃油的发展方向,甚至将对整个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航空生物燃料在欧美已经开始了商业化应用,但在我国却仍旧处于研究试验阶段。
按照相关规划,到2030年,我国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要超过200亿立方米。要实现目标,生物天然气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提升技术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等,不断完善产业体系。
2021-06-30 09:00:14 中国环境报 作者: 朱智翔 晏利扬 “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收官,美丽浙江品牌全面打响,生态环境质量在较高位持续改善
△科思创已开始从其德国于尔丁根基地生产首款零碳足迹聚碳酸酯产品,兑现了其于2021年底前推出这些产品的承诺。根据经审核的生命周期评估,该产品实现了从摇篮到大门生命周期阶段的零碳排放。
为监测核电周边海域、土壤是否含有人工放射性核素,判断核电站运行是否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监测人员需要将这些生物样品“烤”成黑炭状,并碾磨成粉末,从而测量人工放射性核素含量。
一分钟,有5辆新能源汽车在长三角地区下线,110片柔性显示屏在成都生产,45台冰箱、50台洗衣机、64台空调在合肥出厂;360吨货物经武汉阳逻港运送至38个国家…… 当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
不过彭苏萍也强调,如果能够实现更大的规模化生产,制取氢气的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除制氢成本高昂外,储氢、运氢等配套环节的成本也居高不下。“储运氢是目前制约氢能市场的主要环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从2015年的10%提升到17%,产值年均增长超过8%。”市工信局近日统计数据中显示的“含金量”引发关注。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窦克军研究员在日前举办的“2019——POWERCEC第十届中国生物质综合利用发展论坛暨发电技术交流会”上介绍,近年来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已经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
各县区工业管理部门,有关单位: 为促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根据《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柳政发〔2013〕46号)要求,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
这是全球首条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产品首次发运,标志着我国高温气冷堆元件制造水平已走在世界前列,具备了持续向核电站提供稳定供货的能力。
通知还提出,将当前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有关通知另行发布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