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3 08:05:00 5e4月22日,在第52个地球日,红杉中国首度发布碳中和报告:《迈向零碳——基于科技创新的绿色变革》报告(以下简称红杉“零碳报告”),深度探讨了投资机构如何助力迈向零碳进程中的科技创新与应用探索
2021-03-25 08:25:12 科技日报 作者: 张晔 科技日报苏州3月24日电 记者24日从苏州高新区获悉,由苏高新集团作为发行主体的首期碳中和绿色中票,已于
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消费。发展新能源,实现能源转型,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全球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长远看,要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在第30期“气候沙龙”活动中,21世纪中心主任黄晶言简意赅地给出了观点。
2021-03-12 10:02:56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第二批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及2022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复核工作的通知桂工信企业〔2025〕541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
有人说人类会移居火星,有人说机器人将随处可见,这些命题目前为止来看尚且不好说,但可以确定的是,地球将迎来一个“碳中和”的世界。“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业内专家表示,新型储能有望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而“低成本、高可靠、长寿命”铅碳电池则将在这一领域中大有可为。
2021-06-30 09:27:05 腾讯研究院新能源时代,在“碳中和、碳达峰”加速的背景之下,能源产业如何转型?建筑节能如何实现?水、风、氢、光等可再生能源如何按需调配?
2021-07-29 11:30:02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刘育英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和波士顿咨询日前在北京发布《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报告调研了全球55家企业并介绍其在降碳减排方面的前沿举措
11月30日,缙云狮峰论坛启动仪式暨狮峰智汇·2021新材料与纳米产业技术峰会在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举办。会上,生物质产业碳中和技术创新联盟揭牌成立。
各县(区)、新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各有关单位: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征集2025年第二批广西“人工智能+制造”产品、垂直领域模型和典型案例的通知》(桂工信两化〔2025〕249号)要求,现组织开展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全球疫情和外部环境以及国内经济恢复中的矛盾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
工信厅企业函〔2025〕3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决策部署,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开展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