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杜忠明:“十四五”是 | 耗时 21 ms

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做加法”不“做减法”

“碳减排支持工具对碳减排重点领域的支持‘做加法’,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不‘做减法’。”

2021-12-31

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做加法”不“做减法”

2021-10-18 08:41:37 人民网   作者: 黄盛  “碳减排支持工具对碳减排重点领域的支持‘做加法’,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

2021-10-19

届中国(上海)国际发创新展览会“云端”开幕

  拓展创新发影响力、提升技术交易竞争力。昨天,第届中国(上海)国际发创新展览会在线上拉开帷幕。

2022-07-06

华润严正声

近日,多家央企、大型民企都发布过相关声。严正声26家“中广核”与其无关,含多家光伏企业、三峡能源严正声、协鑫发布严正声

2022-06-27

徐锭:可再生能源必将成为中国能源的主体能源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徐锭谈《“”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重要性及意义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徐锭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2022-07-12

1200GW只光伏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最新的预测,进入全面平价的阶段(2021-2025年),光伏年新增容量可能达到70GW,乐观情况下甚至能达到90GW。

2020-12-17

展技术 论发展,德国迪莫携全系列星产品亮相2021中国供热展

德国迪莫作为行业的代表品牌之一,携多款星产品亮相本次展会,为到场嘉宾讲述了迪莫空气源热泵的“奥秘”。

2021-07-23

宁德时代也造车,现在最好的时候?

对于众多汽车品牌来说,这不仅仅一场变革,更一场带有淘汰性质的比赛。

2022-04-11

比亚迪中国的特斯拉吗?

比亚迪在2021年1-6月间,比亚迪纯电动汉EV的销量为3.3万辆,排名中国电动汽车第名,但论平均成交价,比亚迪汉EV的25.87万元远超第一名的菱宏光MINI的3.57万元,和第名的长城汽车(

2021-08-11

业内呼吁尽快确储能主体地位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储能行业发展不断呈现多元化的新趋势,特别电网侧储能爆发后,不同路线的技术产品层出不穷,锂电池、液流电池、钠基电池、压缩空气、储热、飞轮多条技术路线均取得新突破。

2020-09-09

2021年才光伏行业真正辉煌的起点!

从2004年开始说起,德国搞“高电价”政策鼓励建设光伏电站,欧洲其他国家,意大利,西班牙也相继出台光伏鼓励政策,海外光伏设备需求强劲,于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星光伏企业,包括大家熟悉的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

2021-01-11

中国加快小水电清理整改 类限制开发区

审计署指出,截至2017年底,省已建成小水电2.41万座,最小间距仅100米,开发强度较大。

2019-11-14

全球气候治理仍进行时

在经历了40多个小时加时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次缔约方会议于12月15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落下帷幕。

2019-12-17

G7声背后:光伏的集中与“过剩”

联合声的主题就中国。气候、环境、能源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中国一个更巨大的存在,几乎被所有的话题围绕着、参考着。

2023-06-12

新华社3问榆林毁林建光伏电站:承包土地否合规?

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经理王本表示,目前,华能集团总部已派人在靖边展开调查,调查结束后会公布结果。“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大面积砍林事件的背后有诸多疑团待解。疑点一:大面积砍林否合法?

2019-12-27

新能源汽车:站在黄金年的起点,买还不买?

无论政策、需求端,还车企的供应端,都为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做好了准备。我们预计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将达到20%、40%和50%,与中国政府的目标大体一致。

2020-12-17

2020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在昆召开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其针致辞时表示,科技部正在抓紧组织编制“”科技创新规划和中长期规划,其中以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地热能为代表的绿色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立储能、氢能、清洁能源并网消纳等能源科技创新问题都

2020-09-23

光伏专利攻防战背后:为何受伤的总中国公司?

在经历近30年的发展后,不论市场占有率,还技术创新能力,中国领先光伏公司均已成为其中佼佼者。2019年全球组件制造商出货量排名中,前位中有八家为中国公司。

2020-06-16

对话刘汉元:市场唯一不变的永远在变,各个环节总周期性波动!

无论电源端、输配电、储能、智能电网到负荷端,专业的公司、专业的产品、系统的集成,基本上提供了未来二三年碳中和路径的初步原型。”

2022-03-14

“碳中和”我国今后40年工作的重心之一

2021.03.12-《第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确提出要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2021-04-0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