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李灿院士:“液态阳光 | 耗时 33 ms

国忠到柳南区“工业立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参加“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

近日,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国忠以驻站自治区人大代表的身份到柳南区“工业立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参加“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

中国工程陈立泉:固电池就要大干快上

在未来电池环节,中国工程陈立泉表示,固电池就要大干快上,才能引领电动中国。陈立泉表示,目前主流的锂电池容易引起安全忧虑,而能量密度到了300瓦时/公斤后,已经到了锂离子电池的一个极限。

2021-01-18

全球最大流“电力银行”10月上线

大连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汇流变箱站。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供图9月29日,我国百兆瓦级大连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进入并网调试最后阶段。

2022-10-18

伏产业什么时候也能出

民营企业也能出!这真是一件打破人们固有思维的事情。在为国家科技评选体制进步欢呼的同时,老红的脑中蹦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时候伏产业也能出?

2020-06-22

国内伏制氢获重大进展!新能源行业再添生力军

项目主导团队是中国科学团队,负责提供太能电解水催化制氢工艺核心技术,该团队在伏制氢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多项进展。

2020-01-03

电解战争

就这样,一连几天,世江都没见到桥本,只能在公司门口徘徊。见世江如此有诚意,桥本把他请进公司,两人共同在子里转了转。然而,到了生产厂区门口,世江就被桥本拦住了。

2021-09-16

中科新一代流电池储能技术首次输出至发达国家

中国科学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26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该所先锋研究员团队与比利时科尔德集团控股EcoSourcen公司签署了新一代流电池技术许可合同,共同推动该技术在欧洲市场的推广应用

2022-06-14

电池进入量产阶段,能否全面取代电池?

从工作原理上来讲,固电池与电池也并无区别。但从结构上看,固电解体既充当电解,又充当隔膜,因此电池安全性更佳,能量密度更高,不存在阴极接触的风险。

2022-03-07

宁波:大力推动地热产业发展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对我国降低碳排放、推进生文明建设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纵然,我国地热利用,在技术、管理体制机制上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全社会的重视,共同研究、共同推进,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

2021-07-15

业内专家:固电池5年内不可能商用 蔚来固电池其实是固混合

蔚来汽车董事长斌近日在新车发布会上的一句话震惊了全行业,他说:“我们采用最先进的量产固电池技术,实现了36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续航将超过1000公里。”

2021-01-13

氢:能“上天”可“落地”

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氢能标委会)高级顾问、中国电子工程设计研究员陈霖新告诉《中国科学报》,由于氢储运具有明显优势,对于200公里以上的氢运输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20-01-15

中国科学陶澍到信调研生物质清洁取暖

2019-11-13 10:21:07 信县人民政府11月9日下午,中国科学、环境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陶澍一行来信调研生物质清洁取暖试点工作。

2019-11-13

混合电池量产前夜

“固混电池”即固混合电池,是一种介于锂电池与全固锂电池之间的电池形,其与全固锂电池的区别在于,固混合电池中含有一定量的体电解质,而全固锂电池只含有固电解质,不包含任何体电解质。

2021-07-22

中国科学叶志镇:锌溴流电池或成为储能电池产业化解决方案

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教授叶志镇发表主题演讲。叶志镇认为,在储能产业化方面,锂离子电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锌溴流电池则表现出较大潜力。

2023-07-11

​中国工程杜祥琬:发展氢能应关注“氢能伦理”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氢能产业与能源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中国工程原副长杜祥琬指出,目前国内累积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加之国内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发展氢能有助于环境保护与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给体系

2019-06-24

陕煤陕西黄陵店头电厂项目喜获核准批复 2020-03-18 10:47:31 三秦网   作者: 金玲 尹煜 白雨轩

2020-03-18 10:47:31 三秦网   作者: 金玲 尹煜 白雨轩  近日从陕西省发改委传来喜讯,黄陵矿业集团店头电厂2×660MW工程项目获得批复核准,将正式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2020-03-18

说:+氢+储 就是个笑话!

2019-11-19 11:11:56 伏测试网有一种新型的伏+正受到关注,那就是伏+氢能+储能。所谓伏制氢,就是使用伏发电,将水通过伏电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

2019-11-19

陈立泉:中国固电池有望在2020年实现产业化

陈立泉,著名功能材料学家,中国工程,先进电池与材料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名誉理事长。

2019-12-13

想称学习小鹏G9产品的优点,也总结他们上市拖延和拉垮的原因

学习不实战没有成长,只在脑袋里打飞机是没用的;实战不学习也没有成长,很容易变成井底之蛙。

2023-10-13

明高:破解电动汽车三大焦虑

2019-11-05 08:03:26 央视财经10月31日,中国科学、新能源动力系统与电动汽车专家欧明高做客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从里程焦虑、安全焦虑、成本焦虑三个方面深度解读了

2019-11-0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