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李斌:蔚来已经甩开特 | 耗时 27 ms

充电桩还是换电站,斯拉和谁才能代言新能源汽车未方向?

一、斯拉的充电桩引领,的换电站坚持根据《斯拉传》的记载,在那个燃油车盛行的时代,刚刚创办的斯拉堪称是一个市场的怪胎,那个时候在所有汽车巨头都觉得燃油车的时代还要持续相当长时间的时候,马斯克敏锐地察觉出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2020-11-16

起大早,赶晚集:、理想、小鹏在前,百度造车能成吗?

创始人曾说,200亿元是造车的最低门槛,目前亏损超过300亿元,而恒大决定造车时一口气要投入3000亿元。

2021-01-13

斯拉(TSLA)还是(NIO)?充电还是换电?

(NIO)企业传播高级总监马麟在公平台上进行了回应。

2021-03-12

整车工厂暂停生产,新老车型交付迟缓

36氪独家获悉,近日受防疫要求,位于合肥的两座工厂相继停产,目前旗下车型的交付进度普遍延缓。有知情人士告诉36氪,10月中旬以的生产就始面临挑战。

2022-11-02

将投资阿根廷锂矿项目,斥资或超6亿元

痛斥锂价“投机”上涨的,亲自入局锂业。36碳获悉,计划投资一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矿石采公司——Greenwing Resources Ltd,总金额最高或超过6亿元人民币。

2022-10-12

斯拉和到底谁有理

除此之外,马斯克还在twitter上极为坦诚地承认了,斯拉通过车内摄像头监视驾驶员,一石激起千层浪。最近,斯拉又和吵起了。

2021-03-24

二手车业务发布,全生命周期服务终闭环

面对这样“势汹汹”的斯拉,人们在惊叹的同时,不禁也为国内一众造车新势力捏了把汗,尤其是与Model Y在产品定位上都着相似交集的,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021-01-04

比亚迪电池揽客、小米!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3月25日,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比亚迪旗下动力电池业务弗迪电池正在新造车阵营积极拓市场,其中就包括和小米汽车。

2022-03-30

配套?宁德时代公两种“固态电池”相关专利

此次宁德时代的两则关于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专利的公布,是继150kWh固态电池提供商谜团后的首次公,这不禁让人再次将宁德时代与联系到了一起。

2021-01-21

营收高、小鹏卖得多、理想亏得少 谁能率先盈利?

至此,、小鹏、理想三家“造车新势力”的年报全部公布。根据三家“造车新势力”年度财报显示,2021年,营收最高,小鹏卖车最多、理想净亏损最少。

2022-04-11

汽车“变形记”:电池灵活升级背后的能源版图布局

汽车CEO这样对媒体表示。同时,汽车此前还成立了独立的电池资产公司专门运营BaaS业务,而在其背后有着更大的能源版图布局的“野心”。“灵活升级”的10种可能 有没有一种可能打动燃油车车主?

2020-11-16

三季度业绩超预期 四季度增长不停歇

汽车创始人汽车Q3电话会上预计,汽车将在Q4实现全年实现营现金流转正,NP2.0将在今年的NIO DAY上发布。

2020-11-18

(NIO)第二个江淮汽车工厂提前启动招标 供不应求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NIO)在江淮汽车(600418)的第二个工厂,第一工厂目前的产能不够用了。对此盖世汽车联系了(NIO)相关负责人,(NIO)方表示不予置评。

2021-01-21

停产,车企缺“芯”怎么补

上周五,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上海的汽车宣布,合肥工厂将停产5个工作日,并下调一季度的交付预期。更早一天,斯拉中国则表示,将国产Model Y价格上调8000元。

2021-03-30

100kWh电池将于12月交付 全面进入600公里续航时代

2020-11-12 10:30:39 电缆网综合媒体报道,100kWh电池将分批次向汽车新老用户推行,最快将于12月启交付。

2020-11-12

斯拉降价!出新 比亚迪出彩!

先有斯拉(TSLA-US)国产Model Y真降价,引发抢车潮;再有(NIO-US)高调发布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新车型ET7,豪言斯拉非对手,对标的是奔驰、宝马、奥迪(BBA),引发其美股股价高位狂飙

2021-01-14

汽车:从今日起,停产5天

2021-03-29 11:10:58 资本邦自从2020年12月,汽车行业始显现缺芯危机以,时不时就有汽车工厂传出停产或者部分车型减产等消息,这一次停产轮到了国内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之一的汽车

2021-03-29

新能源汽车的黑色八月:斯拉陷入漩涡,理想破发

与此同时,微博话题#车主自动驾驶车祸行驶数据公布#迅速冲上热搜榜,一时间,针对汽车自动驾驶的关注和质疑始发酵。

2021-08-25

5月销量同比翻倍 6月有望冲击8000辆交付新高

截至5月底,累计交付整车109514辆,持续领跑新造车企业。是国内首家达成十万辆交付的新造车企业,也是首个平均售价超过40万元的中国汽车品牌。

2021-07-08

销售毛利率提至17.2%仍然亏损 的成本控制难题如何破解?

如果与同为美股上市的理想汽车对比,去年四季度比理想交付量高出仅2889辆,汽车销售收入却高出理想汽车21亿元。早在去年3月的一次电话会上,就明确提出,提高毛利率是2020年的核心目标之一。

2021-03-0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