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李克强:大力发展节能 | 耗时 32 ms

将代表建议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良策实招

据了解,代表们聚焦工业高质量,建议内容关注工业园区、县区产业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建设、一二三产融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盘活闲置厂房等,着眼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未来产业培育,从不同角度对加快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金融支持柳州市制造业高质量若干措施》要点

《若干措施》指出,一方面将引导银行机构积极保持汽车、机械、冶金、化工、轻工“五”传统产业的信贷投放度不减,积极放“技改贷”等“桂惠贷”系列产品,加传统产业焕新信贷投放度;另一方面将积极做好智终端及机器人产业等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

2025-05-13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新质生产拉动

工业增加值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新增的价值量,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尤为突出,全市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43.8%,产量方面,锂离子电池增长52.9%,服务机器人增长32.4%,新源汽车增长

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十条 申请领取病残津贴人员应持有待遇领取地或最后参保地地级(设区市)以上劳动鉴定机构作出的完全丧失劳动鉴定结论。完全丧失劳动鉴定结论一年内有效。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柳州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推进质量市建设,促进质量管理创新,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引导和激励全市各行各业加质量管理,推动高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质量国建设纲要》《中国质量奖管理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质量奖管理办法

项目稳步推进 产业提质增效 ——柳江区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成效综述

初夏时,柳江区的乡村地上,处处涌动着农业产业高质量的蓬勃生机。

我市召开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 为经济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但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高危领域风险突出,公共安全隐患点多面广,季性风险逐步凸显,自然灾害风险不容忽视。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布措施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 我市相关企业迎来机遇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布《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实施方案(2025—2028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七项主要任务和三项专项行动,将切实壮服务型制造产业

市钢铁(有色金属)产业攻坚小组多举措推动产业 延伸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盛夏时,走进柳钢炼铁工序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现场,烧结环冷废气余热利用工程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全推进各标段收尾调试与消缺工作。

二○二五中国服务业、制造业企业五百布 我市上榜企业多为“熟面孔”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先后布了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榜单,我市共有5家企业上榜。

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 ——多部门详解五方面若干举措

1.加快推出增量政策 对企业加扩岗支持在支持就业方面,若干举措主要包括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职业技培训度等。

人工智创新应用

“人工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量。在人工智时代,柳州不缺席,更不落后。”

特色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要求该镇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干字当头、干出成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新三江赋

2025-02-17

工业和信息化部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工业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的通知

4.用水智管控。主要指利用数据、云计算、人工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工业用水数字化管理水平,实现高效用水。5.水减污降碳协同。

文字 | 《广西新型研机构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一、修订的背景(一)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推动新型研机构提出了新要求202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企业和其他社会量引进、共建和新型研究开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

提高转化率 为创新赋

如何实现科研单位、中小企业、市场、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

2025-03-19

提升源头创新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2月下旬,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组织开2025年度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适当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符合条件的企业请于3月28日前在“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申报。

我市布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目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汶璟)4月26日,柳州市人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布《柳州市2025-2026年度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目录》,旨在实现更高水平“精准引才”。

柳工新源智化全球创新中心项目封顶

经过200多天的奋建设,抢抓施工进度,10月28日,柳工新源智化全球创新中心项目顺利封顶。据了解,今年3月底,柳工新源智化全球创新中心破土动工,施工平稳有序推进。

我市用好资金推进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 为“经济市挑梁”提供有保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近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我市多措并举筹措资金推进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坚决扛起“经济市挑梁”责任提供资金保障。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