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座城市,愿不愿意来,考量的是发展机会和平台;愿不愿意留,考量的是内心认同归属感。
截至12月15日,今年以来钢产量达1311.04万吨,超越2018年全年1308.18万吨的历史最高钢产量。四季度以来,转炉厂各工序努力缩短工序辅助时间,提升炉机效能。
2022年7月20日,自治区政府参事吕智、黄健一行7人来柳“加快我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走访企业,并召开座谈会。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昨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东盟国家标准化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联盟的多方专家来柳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求调研服务,详细了解企业产品出口海外市场时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面临着许多困难,为支持和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柳就业创业,我市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出台相关措施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至此,广西重型机械跨境直通中欧班列自2021年首趟开行以来,共出口机械759台,发货总量突破一万吨,出口货值超2.4亿元。
随着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调研组的到来,柳州人才新政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全市人才总量已达90万人。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昨日下午,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费志荣率队来柳督导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柳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柳州制造、柳州智造“走出去”,也积极招商引资将外资企业“引进来”。
近日,自治区工信厅印发《广西机械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 “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广西智能制造城(柳州)、柳产“大国重器”迎来一波新机遇。
届时我市各国有企业将带来众多特色产品,在国资国企民族集市上展销展示,为广大消费者搭建值得信赖、买得放心的展销平台。
8月10日,今年刚大学毕业的邹雅群收到了心仪已久的柳州某公司的入职通知:“不止一家用人单位给我抛来了橄榄枝,来柳州的求职之路比我想象的更顺利。”而这份幸运,邹雅群归因于柳州这座城市本身。
及时政策雪中送炭疫情冲击给市场主体带来了多方面的困难,我市在制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时换位思考,急企业之所急的利好政策如同雪中送炭。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昨日,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蔡丽新率队来柳,聚焦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经济工作督导,强调要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高水平开放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开展创建3年来,我市不仅全部完成国家下达的四项任务,还创新打造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以工业化理念推动小米粉成就大产业等多项具有柳州特色的“双创”新模式
近年来,我市以工业化思维打造食品产业,重点发展柳州螺蛳粉、农副食品加工、预制菜等,“柳州味道”名扬海内外。
“绿色低碳强吸声降噪与空气过滤材料的关键应用与研发”……7月下旬,一份来自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西大学、暨南大学等区内外高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演清单,引起我市部分企业关注。
在北京宣武门拍摄的蓝天白云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亲历者说】在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主楼里,悬挂着一幅特殊的日历图,日历图显示着北京2013年以来每一天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情况。
日报消息(记者陆晓艺)18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跃飞率自治区调研组来到柳州,以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就我市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及公益诉讼工作情况开展调研。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