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服务中小企业 | 耗时 26 ms

“智改数转”赋能 柳州水产“链”出新高地 养殖加工一体贯通 产附加值全面提升

我市依托丰富的水产养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优势水产,现有规模以上水产相关(含养殖、加工、)22家,形成了一条包括智能养殖、水产精深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的产链。

强工 兴产 促发展

柳工还积极打造新型产金融生态圈,自主设计研发开山AI平台,为绿色产链上的各方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每年微客户超过2万个,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市领导开展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活动 优化 打通堵点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廖剑波率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建设局和柳南区政府、市实体经济队柳南分队相关负责人,到开展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活动

2025年广西培优育强券通用券第一次兑付结算资金拟拨付商名单公示

根据《自治区工和信息化厅 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制造培优育强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桂工信规范〔2024〕9号)、《关于开展2025年广西制造培优育强券(通用券)第一次结算工作的通知

柳州市2025年度第二批创新型名单公示

根据《自治区工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第二批创新型评价及2022年创新型复核工作的通知》(桂工信〔2025〕541号)要求,经自主申报、县(区)推荐及审核评价,柳州源创电喷技术有限公司等

以AI赋能工会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近日,柳东新区(高新区)总工会举办“AI赋能工会”专题培训班,通过培训锻造数字化时代工会尖兵。

关于开展2024年“工高质量发展大讲堂”活动的通知

柳 州 市 心各有关:为做好全国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相关工作,积极构建柳州市制造数字化转型智力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专家赋能作用,加快推动我市制造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效办成一件事 营商环境更优化 ——柳城县政工作综述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让投资方尽快拿到营执照,落实项目经营,县行政审批局“易办·融易办”团队主动提供上门,与股东面对面沟通交流,通过广西数字政一体化平台进行线上操作,完成营执照申请信息上传

柳州制造将迎来九大利好

央层面支持科技型、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项目,目前柳州有43家列入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清单,26个项目列入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备选项目。

柳州市2025年度第一批创新型名单公示

 根据《自治区工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创新型评价工作的通知》(桂工信〔2025〕144号)要求,经自主申报、县(区)推荐及审核评价,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等31家通过评价

自治区工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四季度工经济工作政策措施的通知

持续完善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三级优质梯度培育库,组织认定自治区级专精特新50家以上。

柳州发布“人工智能+制造”暨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集 推出转型“样板” 加速拥抱未来

上汽通用五菱、柳工、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等,通过展示真实有效的转型经验,为广大提供了可参照学习的“样板”和“攻略”。

香港转 行销全球

“目前‘柳州货走柳州港’的还有鱼峰水泥、汽车零部件的轮毂,以及三江、柳城生产的林木家具……”刘广民说,这些“柳字号”从柳州港出发,在香港转,再发往全球。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2025年第2批拟入库科技型名单的公示

根据《科技型评价办法》(国科发政〔2017〕115号)和《工和信息化部局关于开展2025年度科技型评价工作的通知》(工函〔2025〕137号)有关规定,经研究,现将我区2025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2025年第3批拟入库科技型名单的公示

根据《科技型评价办法》(国科发政〔2017〕115号)和《工和信息化部局关于开展2025年度科技型评价工作的通知》(工函〔2025〕137号)有关规定,经研究,现将我区2025

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专精特新“巨人”认定和复核工作的通知

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专精特新“巨人”认定和复核工作的通知工信厅函〔2025〕1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管部门:根据《优质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

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专精特新“巨人”认定和复核工作的通知

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专精特新“巨人”认定和复核工作的通知工信厅函〔2025〕1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管部门:根据《优质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推动校合作以科技创新赋能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二、主要任(一)完善需求调研,落实政策保障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责范围,重点对所属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规上与高校的合作基础进行摸底调研,掌握已有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探寻潜在的合作机会,确保调研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全链条谋划 全过程 1月至7月全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产值同比增长17.1%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8月29日,记者从市化工及新材料产攻坚组获悉,截至7月底,全市化工及新材料产规上工共有62家,全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产值达到63.1亿元,同比增长17.1%。

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节能降碳诊断工作的通知

聚焦钢铁、乙烯、合成氨、电石、电解铝、多晶硅、锂电池、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电子电器等行和数据心、通信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组织节能降碳机构为开展公益性节能降碳诊断工作。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