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标准除引用《国 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 版)》中的智能装备标 准内容外,也对行业可燃、有毒、腐蚀环境下的专有装备的 标准展开描述。
在发展灵活资源方面,《意见》提出多元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强灵活电源、抽蓄和新型储能应用,推进长时储热型发电、热电耦合、中高温热利用。 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应用。
9月1日,由湖南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30千瓦/30千瓦时配网智能储能装置在醴陵市供电公司供区内东江二台区通过5天高负荷运行测试后成功投运。该装置将为配电变压器过载治理提供新方案。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支持在沿海内河港口、内陆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大宗商品储运设施。积极发展专业化载运器具,推进适宜的大宗商品在工厂园区等入箱,推广集装箱货物公铁水全过程运输。
在我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难题,储能领域发展备受重视。近期,在政策扶持方面,既有国家层面的制定新标、建设体系,又有各省市推动新能源强制配储,并给予储能电站补贴。
本指南同时也适用于指导节能服务公 司、节能技术装备供应商等市场化机构,根据《行动计划》 及相关文件要求,按照有关服务合同的约定,为相关领域 实施节能诊断服务, 以及向有关节能主管部门提交节能诊
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CNESA)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在全球已投运储能的累计装机中,虽然抽水蓄能占的份额最大,为172.5吉瓦(1吉瓦=100万千瓦),但增速极低,同比增长只有0.9%;而全球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只有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浙江、辽宁、江苏、海南、甘肃等22省(区/市)陆续出台46项新能源配置储能政策,有的对配置储能的比例提出要求,最高达到25%;有的则是明确储能存储时常,最长时间
近日,各地陆续发布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储能。随着双碳战略不断推进,各地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储能规模化应用有望大爆发。
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职工通过AI炼钢精准判断转炉炉内情况柳钢集团投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近日,记者走进东风柳汽商用车基地,看见正在“打工”的人形机器人搬起箱子,精准地放到指定位置;在柳钢集团转炉厂2号转炉炉后区域
新型储能飞轮储能调频装置,可以提升发电侧惯量响应能力与一次调频能力,平滑功率输出、能量搬移、微电网提供辅助服务,减少弃风弃光率,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接入能力,保障电网安全。
强制要求新能源配建储能的项目,由于没有通畅的成本疏导机制,在过去两年由新能源企业自担成本。进入2022年,电芯价格走高带动储能系统成本上涨,配建储能的新能源项目投资回报率进一步降低。
为贯彻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文件精神,落实“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行动。
为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次行动计划提出从技术研发和智能制造、推进动力电池储能化应用、推进储能标准化建设等六个方面落实相关工作,有望推动地方层面解决储能技术应用中的建设备案难点,让储能系统应用合规化;
储能蓝海市场即将开启,我们研判电化学储能将保持高增长态势。重点推荐具有先发布局的设备和系统供应商阳光电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建议关注南都电源。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