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户企业进行放汽作业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通讯员罗茜茜报道摄影)9月12日,一辆辆满载蒸汽的移动供热车缓缓驶入鱼峰区工业园区一家制药企业,解决企业用热需求。
一、注重生产技术创新,提升实体经济质效鱼峰区深刻认识到“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一是强化科技力量投入。
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柳州市“专精特新”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衔接,提升企业资本运作能力。
5月16日上午,“智赋柳企”中小企业素质提升系列行动 ——“人工智能与工作应用”主题沙龙活动在柳州市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2楼多功能大厅成功举办。
近日,为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积极拓展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加快技术装备产品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实施《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
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对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做出了新的表述。如何实现碳中和,金风科技着力打造的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或许可以为全行业提供路径参考。
2021-01-14 08:41:42 人民日报 作者: 记者 寇江泽 开栏的话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近日,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2024年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示范企业和数字化车间认定名单出炉,我市共24家企业上榜。至此,柳州历年累计获得认定企业数量达134家,数量排名全区第一。
为贯彻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文件精神,落实“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行动。
为响应政府疫情防控要求,高峰论坛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本届高峰论坛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中国农业大学、国际能源署生物质能中国组联合主办,以“发展零碳能源,共建生态家园”为主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中国政府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目标纳入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采取了有力举措,近年来碳强度显著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不断提高,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逐步推进,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数智化减轻了喷号环节的人力负担,以往需要多人配合集中精力操作的工作,如今只需专人监控设备就能顺畅运转。”连铸作业钢锭坯整理工黄海平感叹道。
—深挖浅层地热能潜力,实现零碳供能2021-04-12 13:46:35 湖南日报 作者: 张福芳 李卓超 4月9日,位于长沙市天心区的五凌电力办公区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正式启用
2021-08-20 12:51:09 中国能源网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日前,在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共同主办的2022年中德专家研讨会上,上海市政府参事余卓平以“双碳”目标下氢能产业发展机遇为主题,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前提下,我国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氢能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