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智慧汽车 | 耗时 15 ms

人工能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柳州企业正“行”

日报消息 据《广西日报》报道(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覃伟立):日前,上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柳州举行宝骏辅助驾驶、能座舱、能制造“三”深化合作签约仪式,全面升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以争先的魄力拥抱人工

柳州的、钢铁、机械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应着力在这些底子好的龙头企业中,在能网联、工业机器人、物流等细分领域有重点的突破,打造能产业高地,吸引相关能产业链落地。

汇集行业 推动产业发展

活动提到,柳州将不断提升柳州特色食品、农产品的风味,优化柳州特色食品、农产品的加工工艺,同时,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和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为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柳州方案

2025-04-30

广西柳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从“制造”转向“造”

工业人形机器人在优必选工厂下线,参与能工厂的造环节;功能型低速无人驾驶辆道路测试牌照颁发,无人驾驶从封闭场地测试转入开放道路测试;风电产业“串珠成链”,嘉泽新能源、金风科技等链主效应显现

推动人工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广西“人工能+”行动开放场景清单发布,涉及我市4个项目

据悉,清单聚焦产业赋能、民生服务、城市治理等重点领域,涵盖能制造、医疗、农业、交通物流等多个行业方向。相关部门将加强跟进服务,对有意参与清单项目的单位进行跟踪反馈,促进项目落地落实。

桂味联冷链高端食品产业园开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3月27日,广西柳工集团食品投资有限公司举行桂味联冷链高端食品产业园开工仪式。

2025-03-29

零部件企业马力全开赶订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报道摄影)11月14日下午,柳州市乐士配件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内机声轰隆,多台冲压设备和3条焊接机械臂马力全开,一个个用于柳产底盘的零部件陆续下线。

柳州市人工能赋能无人驾驶场景展示会举行 发放广西首批低速无人驾驶辆道路测试牌照 谭丕创张壮出席活动并为企业发放牌照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7月11日,柳州市人工能赋能无人驾驶场景展示会举行,现场发放广西首批低速无人驾驶辆道路测试牌照,标志着广西无人驾驶正式从封闭场地测试阶段转入开放道路测试阶段,为下一步产品迭代升级

探索AI+的无限可能

在景区、厂区等地,广西集团自主研发的能驾驶观光、无人物流能驾驶接驳等来回穿梭;走进广西集团人工能(AI)实验室,新能源电动机NVH检测设备正在进行深度模型学习;视线转到线上,广西集团所属北京菱云科技打造的数据

2025-02-23

人工能助力服务新升级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搭载人工能(AI),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新升级。

关于开展“赋柳企”系列行动——生产质量管理能力提升活动(第三期)的通知

四、活动地点第1天:柳州市屏山大道286号龙行未来孵化器一楼路演厅第2天:东风柳州有限公司商用基地五、培训内容时间安排活动内容授课讲师7月31日上午9:00-12:00现场授课内容:《问题解决型及创新型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广西“人工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聚焦城市、农业、能源、环保、物流、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引导工业企业为各行业应用领域提供人工能产品,加快发展能传感器、能芯片等高端电子元器件以及基础数据服务、算力中心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促进人工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工业领域聚焦、钢铁、机械等优势传统产业能化升级,优先发展工业大脑、行业垂直大模型、机器视觉工业检测、设备互联管理等能场景,重点支持各产业龙头企业打造人工能应用标杆,推动全产业链向造转型。

人形机器人参与造 人工能云端指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人形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进工厂拧螺丝……近期,人形机器人和人工能的热度高涨,未来科技正加速进入现实世界。在柳州,它们正深刻影响着产业的发展。

掌握主动权 有“里”更有“面” ——记柳州五菱新能源有限公司电子电器及能网联高级总监黄好

仪表板集成各种功能,代表内饰的“脸面”。可10年前,仪表板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柳州五菱新能源有限公司电子电器及能网联高级总监黄好是这项“卡脖子”技术的破题人,也是见证者。

柳州发布“人工能+制造”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集 推出转型“样板” 加速拥抱未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我市印发了《柳州市“人工能+制造”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集》,55个案例涉及“链式”数字化转型、人工能技术应用、产业链、机械产业链、食品产业链等方面。

“人工<em>智</em>能+”重塑钢铁生产全流程 ——柳钢集团以“数<em>智</em>”为笔推动产业升级观察

“人工能+”重塑钢铁生产全流程 ——柳钢集团以“数”为笔推动产业升级观察

全程零人工干预的能场景让Vichai感叹:“这机器人既能替代高危岗位,又能提升效率,太实用了。”这是柳钢集团通过“人工能+”重塑钢铁生产全流程,打造“数柳钢”的生动注脚。

人工能+”重塑钢铁生产全流程 ——柳钢集团以“数”为笔推动产业升级观察

全程零人工干预的能场景让Vichai感叹:“这机器人既能替代高危岗位,又能提升效率,太实用了。”这是柳钢集团通过“人工能+”重塑钢铁生产全流程,打造“数柳钢”的生动注脚。

技术创新助力我市<em>汽</em><em>车</em>产业冲刺四季度

技术创新助力我市产业冲刺四季度

通用五菱宝骏基地精益造岛式工厂。在我市一家零部件企业,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