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智慧园 | 耗时 16 ms

关于开展2023年度中国软件名城和中国软件名创建申请工作的通知

)和中国软件名(以下简称名)创建申请工作。

我市65家企业走进校双选会 推动高校毕业生留柳就业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黄译颉)昨日,鱼峰区2023年广西高校毕业生“留桂就业计划”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双选会在广西科技大学举行,进一步搭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沟通的桥梁,推动高校毕业生留柳稳岗就业。

新模式 新引擎 鹿寨县独羊村村集体经济蛋鸡产业揭牌

23日上午,鹿寨县鹿寨镇独羊村村集体经济蛋鸡产业举行揭牌仪式。

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名单公布柳州螺蛳粉小镇上榜

日报消息(见习记者蔡婉君)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名单,柳南区螺蛳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榜上有名。

城中区“一区多”新业态集聚 精准招商超额完成半年目标任务

市互联网协会会长朱政梅说,目前柳州本地互联网企业有60多家,城中区设立有工业互联网产业,资源集聚能为企业搭建优质发展平台。

【已失效】关于征集2024年广西产学研合作大行动市县(区)活动的通知

为做好产学研行动组织工作,拟征集一批市县(区)产学研对接活动。

关于印发《柳州螺蛳粉电子商务产业扶持政策有关规定(暂行)》的通知

柳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柳州螺蛳粉电子商务产业扶持政策有关规定(暂行)》的通知 柳商规〔2020〕1号柳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柳州螺蛳粉电子商务产业入驻企业: 根据《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迎挑战 谋合作 促发展——我市与北海来宾成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

12月14日,柳州、北海、来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在广西(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举办签订仪式,标志三市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广范围推进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打造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鱼峰区与两家康复辅助器具企业签约

目前我市正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自身完备的工业体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确定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目标,并在鱼峰区重点打造康复辅助器具产业

释放人才活力为产业赋能 国家级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申报成功

“国家级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申报成功。”这是记者5月29日从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的一大好消息。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以柳州公共实训基地为核心,分设北部区、柳东区。

工业振兴成绩好 工业投资创新高 我市及两个工业区获自治区表扬

,2022年,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奋力打好稳工业保运行攻坚战,全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1.1%,增速为2014年以来新高,获得自治区表扬;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千亿元区中排名第二

“五馆四场”方便全民健身——走访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之八:城中体育项目

坐落在这条大道边上的城中体育正在紧张施工。4月14日,借助无人机的俯拍视角,城中体育尽入眼帘,场馆外立面折射出钻石般的光泽,几株留恋春色的紫荆犹有花儿还在绽放。

引进龙头企业 重振纺织产业——聚焦广西现代服装产业建设推进情况

16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柳北区白露工业的广西现代服装产业一期,看到工人正在加紧施工。据悉,一期主体工程将在明年3月完工,已经确定入驻的11家企业将会陆续进场装修。

服中心刘勇主任带队赴柳州汽车城表面处理产业 开展“党旗引领 科技赋能 创新驱动”专项服务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柳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柳州市“企业服务年”活动总体方案精神,2022年7月12日,由柳州市能制造科技服务中心刘勇主任带队,陪同柳州市科学技术局周克云调研员,走访位于鹿寨县江口乡的柳州汽车城表面处理产业

2022-07-19

新兴小城镇产业区规划出炉主攻食品工业、汽车零部件和机械加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粟桂利)11月23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柳州市新兴小城镇产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

柳州市柳北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柳州市柳北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一、规划概况 规划的柳州市柳北工业区位于柳州市西北部,由沙塘片区和白露片区组成,规划总面积为1025.93hm2。

2008-07-18

“量身订制”助力企业发展 市工业互联网产业一季度营业收入4500万元

4月15日,记者从城中区政府获悉,设立在该城区的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开局良好,入驻企业一季度营业收入4500万元。今年以来,城中区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打造新业态融合发展集聚区。

我市奖励2020年度作出较大贡献的工业企业(区)上百家企业上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我市公布2020年度作出较大贡献的工业企业(区)名单,上百家企业上榜。

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柳州铁路港将打造“一核一三基地”

根据方案和规划,柳州铁路港将打造“一核一三基地”,总体规划用地规模约8000亩,规划总运量为2000万吨。

疫情防控时期我市区企业严格落实“十严格”定制服务云上运作很普遍

日报消息(记者荣瑶)区、工厂双卡点测体温、消毒、登记,集体食堂错峰就餐,微信工作群动态报送员工行踪、体温等信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复工复产,区、企业对疫情防控并未松懈,网格管理、制度化管理、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