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智慧园区 | 耗时 15 ms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我市获批第二批自治数字经济示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周枳伽、通讯员张艳婷)经自治政府同意,自治发展改革委、自治大数据发展局近日印发通知,认定柳州为第二批自治数字经济示范

迈进变电站“能时代”

,如今只提供部分县的用电。

2019-11-08

新奥与bp签署天然气购销协议 为广东地提供更多清洁能源

双方将为满足广东地日益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携手提供有力支持。根据协议,bp将从2021年1月1日起,在广东地向新奥提供为期2年、每年30万吨的管道天然气资源。

2020-07-10

聚焦人工能新蓝海 商汤大模型驱动业务增长

前瞻性战略显效 生成式AI贡献率提升  2023年以来,ChatGPT、GPT-4掀起了通用人工能(AGI)的热潮。

2023-08-31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惠企行动方案(2021—2023年)》解读

高新技术企业集中于高新等产业,通常具有轻资产、重研发、多专利等特点,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需求迫切,但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融资的比例不高。

中国广核董事钟玲因工作原因辞任的公告

2019-12-13 10:40:47 北极星电力网中国广核近日公告,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2019年12月12日收到公司非执行董事钟玲女士的书面辞职报告,钟玲女士因工作原因向董事会请求辞去公司非执行董事

2019-12-13

北部生态新首个低碳实践样板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年发电400万千瓦时 缓解用电压力

(图片由上汽通用五菱提供)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柳州能电网产业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北部生态新首个绿色低碳实践样板,可年发电约400万千瓦时,将有效缓解新用电压力。

我国能汽车价值链加速重构 打赢全球竞争下半场

、网联化和共享化,最终实现能汽车、能源、能交通、城市的协同融合。

2022-12-27

阳光维“SolarEye”斩获2021德国红点奖

近日,阳光维数共享平台SolarEye凭借创新的交互设计与沉浸式的视觉美学体验,荣获2021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2021-08-10

2023中国国际能产业博览会重大项目签约84个

  这是9月4日拍摄的2023中国国际能产业博览会现场。  

2023-09-06

抓住政策红利 推动“改数转”

黄庚保表示,得益于我市优渥的工业土壤,广西瑞克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得以快速成长,掌握了丰富的能化生产线设计技术和经验,产品涵盖工业机器人、矿山机器人、农林机器人等,因此在机遇到来的时候,才能牢牢抓住

人工能应用场景越来越多 网络安全更受重视

  当前,我国人工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人工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  

2022-09-09

云南省基本解决水电弃水问题 将投100亿元建设能电网

王志祥介绍,近年来,云南省大力推进能电网建设,实现了电网和电力数字调度、能控制。通过运用数字技术,科学预测供需,云南省基本解决了水电弃水问题。

2020-02-24

自治公布数字化转型项目支持名单 我市9项目上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自治工信厅公布数字化转型项目支持名单,在39个项目中,我市9个项目上榜。政府部门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将推动一系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和块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

“十四五”期间 海南省将全面推进能电网综合示范省建设

基于5G物联网的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程、省人民医院5G医院等重点项目正加速推进。

2021-01-18

柳州工业加快数字化升级改造 能制造让工厂“热”车间“凉”下来

1    广西汽车集团:助推能化发展“战高温”8月16日下午2时28分,柳州市气象局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但在五菱柳机NPT20机加工域,仍保持着26℃的常温

2030年我国将形成较为完善的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9日讯(记者 殷俊红)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为加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规范的顶层设计,全面推动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制定与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了《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3-03-13

人工能“加速跑” “改数转”正当时 ——聚焦政策服务赋能新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下的柳州行动

上汽通用五菱“岛式”精益造工厂的数字化中心。人工能、大数据、大模型、5G等新技术,已经成为激活制造业的新引擎。

招商引资 共同发展——柳江领导带队赴广东考察学习

日报消息(通讯员韦力豪报道摄影)9月5日至9日,柳江委书记玉秋静带队赴广东省开展能家电、PCB产业招商考察学习,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彭彩华,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方婉香,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明信参加考察

能经济乘“云”而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能、能产业、能经济的发展,强调要把新一代人工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2-09-21
返回顶部 关闭